第125部分(第2/4 頁)
問道:“她她她是誰?”
周憲章躬身說道:“這位趙寒女士,是上海《申報》的記者。這些天在平壤採訪章軍,聽說王爺駕臨關心章軍,趙女士作為一位有責任心的記者,親自前來採訪。趙女士說了,王爺貴為天潢貴胄,不懼艱險,親臨戰地,這種忘我jīng神,值得大清國全體百姓學習!所以,趙女士一定要親自前來,把王爺勤政愛民的事蹟記錄下來,在《申報》上發表!號召全國人民向王爺學習!”
周憲章離開平壤前往扎蘭屯之前,《申報》就致電平壤,請求派記者前來採訪。
十九世紀末期,新聞事業在大清國剛剛起步,在這之前,大清國只有朝廷的邸報,且只傳達於官員中,與平民百姓的生活無關。隨著西方事務逐漸引見,報紙這個新生事物也在中國紮了根。
平心而論,十九世紀末期報紙剛剛登陸大清國的時候,大清國對報紙的態度還是相當寬容的。這有兩個原因,第一,大部分率先創辦的報刊都有洋人背景,或者,乾脆就是洋人投資的,大清國地方官員一般不敢得罪洋人。第二,報紙是個新鮮事物,大清國的統治者不清楚報紙的功能和作用,他們更搞不明白,報紙可以引導民眾輿論,形成巨大的煽動力。
進入二十世紀後,朝廷才搞明白報紙的煽動作用,以後再逐漸加強了報禁。
所以說,在報紙出現的初期,大清國的新聞環境相當寬鬆。上至軍國大事,下至平民百姓的家長裡短,報紙都可以隨意評論。
申報是當時大清國的第一大報,其總部在上海洋人的租借裡,又有英國人入股,其影響力十分巨大,甚至可以遠達英國倫敦。
趙寒年歲不大,只有二十五歲,但卻是《申報》的一位王牌記者,其家族本是英國華僑,趙寒從小隨父母去了倫敦,畢業於劍橋大學新聞系,事實上,她已經是一位全盤西化的女xìng,講一口純正的英式英語,穿著打扮行為舉止全都是英國式的,不過,她又據有東方美女特有的嬌美,被稱為“東方公主”。
第239章 專訪
大學畢業後,因為家庭的原因,趙寒隨父母回到了上海,根據自己所學專業,到《申報》應聘。總編對趙寒這位中西結合的美女大為讚賞,二話沒說,就把趙寒收入帳下。
趙寒不負眾望,在《申報》幹得如魚得水,很快就成了一方知名記者。
清rì戰爭爆發後,《申報》向朝廷申請在清軍中派駐隨軍記者,這本來是現代戰爭的慣例,為了鼓舞國民士氣,樹立國際形象,在對外戰爭中,各國zhèng fǔ都會選派隨軍記者。可是,剛剛才睜開眼睛看世界的大清國朝廷,完全不瞭解新聞戰線的巨大作用,對於隨軍記者卻是持否定態度,大清國以軍事行動涉及機密為由,拒絕了申報的申請。
這就形成了一個尷尬的局面,大清國的報刊,卻不得不從外國報刊上轉載清軍的新聞。
在新聞戰線上,大清國處處被動。
然而,大清國朝廷仍然執迷不悟,拒絕記者隨軍。
周憲章率章軍收復平壤後,《申報》再也坐不住了。這是大清國的一個震驚世界的勝利,然而,諷刺的是,如此重大的勝利,大清國的報刊反倒沒有第一手報道,這讓《申報》很是沒有面子。
於是,《申報》打了一個擦邊球——朝鮮不是大清國的領土範圍,章軍不是大清國正規編制的軍隊,《申報》向朝鮮派出記者,並不違反大清國的法律。
就這樣,《申報》的王牌記者趙寒,被派到了平壤。
趙寒趕到平壤的時候,周憲章已經離開平壤前往扎蘭屯。不過,周憲章臨行前,叮囑羅鳴芳要熱情接待這位號稱“東方公主”的美女記者,周憲章很清楚,新聞輿論據有巨大的力量。
羅鳴芳按照周憲章的囑咐,為趙寒提供了一切採訪方便。趙寒因此獲得了大量第一手素材,發回上海,在申報上發表,引起了巨大的轟動,章軍在朝鮮的事蹟廣為流傳。
不過,因為沒見到章軍統帥周憲章,這讓趙寒很是遺憾。周憲章在朝鮮趕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可是,直到現在,老百姓都不知道他長得什麼樣,作為全國第一大報刊的記者,千里迢迢來到平壤,連一個專訪都沒搞到,趙寒的平壤之行,無論如何算不得成功。
所以,趙寒呆在平壤,等著周憲章回來。
結果,周憲章沒等到,等來了一個整rì只知道吃喝piáo賭的端郡王。
端郡王載漪在平壤的所作所為,讓趙寒極為氣憤,暗地裡整了不少載漪的材料,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