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3/4 頁)
王奕訢和李鴻章的支援下,終於得以成行。
大清國選派的幼童,多是來自於家境異常貧寒的農家。在世人眼裡,出洋留學是數典忘祖,大凡有點辦法能夠謀生的人家,誰都不願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西洋去。只有那些家境赤貧,無力撫養子女的人家,才不得不在世人的唾罵聲中,將孩子交給朝廷,跟著容閎到了美國。
蔡廷幹就是出身於這樣的貧窮家庭。當朝廷選派留洋幼童的官員來到他的家鄉的時候,蔡家正面臨斷炊的絕境。要不是朝廷選派留洋幼童,他可能已經餓死了。
所有留美的幼童都安排在美國當地普通百姓家裡,和美國人同吃同住,或者說,他們有了一個新家,有了金髮碧眼的美國爸爸媽媽。
在美國,這些農家子弟他們表現出了驚人的求知yù望和領悟力。他們很快融入了美國社會,吃起了西餐、說著流利的美式英語、談論起美國的時尚,同時,掌握了最為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和現代理念。
他們甚至剪掉了辮子!
留美幼童西化的速度和深度,讓朝廷大感憂慮。
在守舊派王公大臣的眼裡,這些幼童真的是數典忘祖了!
朝廷上,反對聲一浪高過一浪,朝廷只得宣佈停止選派幼童留美。然而,守舊派仍然不肯罷休,以大學士倭仁為首的儒家道學大師們,強烈要求朝廷立即撤回已經到達美國的幼童,徹底停止這一留學計劃,這其中,就包括周憲章的業師,葉赫那拉那晉。
在朝野的巨大壓力下,朝廷終於退讓,宣佈全部撤回留美幼童,而這個時候,留美幼童的學習計劃尚未到期。
而這個時候,留美幼童已經以異乎尋常的優異成績,經過了美國小學、中學教育,考入美國大學,其中,不乏考入哈佛之類一流名牌大學的佼佼者。
他們的才華和能力征服了美國人的心,他們的美國父母完全接納了這些來自東方的孩子,從這些孩子們的身上,美國人看到了,那個古老國度,並不是愚昧落後,這些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堅忍、智慧、友善、禮貌,甚至超過了文明的西洋人!
大清國終止幼童留學計劃的訊息傳來,接受了留美幼童的美國家庭聯名向美國zhèng fǔ請願,要求美國zhèng fǔ出面與大清國交涉,繼續延續這一計劃。哈佛大學校長代表美國學界,向大清國朝廷發出呼籲,要求大清國收回成命。
然而,大清國朝廷拒絕了美國zhèng fǔ和民間的所有交涉,嚴厲處分了負責留美計劃的容閎,將所有留美幼童全部撤回,此時,相當一部分留美幼童,已經是美國各大學裡的“學霸”。
這裡面就包括詹天佑等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科學家,他們開啟了中國近代的科學啟蒙。
蔡廷幹回國後,被選入天津北洋水師學堂學習魚雷專業,如今是福龍號魚雷艇管帶。
北洋水師現役魚雷艇有8艘。儘管魚雷艇部隊隸屬於北洋海軍,但魚雷艇部隊的基地,卻是在旅順,而不是在威海衛。這主要是因為,在當時世界海軍中,魚雷艇是一種新式海面攻擊艦艇,其作戰方式、維護保養、訓練、以及後勤保障,與巡洋艦有著極大的差別。旅順軍港具備魚雷艇基地極好的先天條件。為此,北洋水師將魚雷艇的錨地、以及用於用於培養魚雷專業軍官和管理魚雷艇cāo練的魚雷營也隨之遷至旅順。
這就是說,對於魚雷艇部隊而言,旅順才是他們的家。
然而,旅順丟給了rì本人。在威海衛,蔡廷乾和他的魚雷艇是寄人籬下。
這讓魚雷艇官兵們,更加悲哀。
第261章 除夕(一)
漆黑的海面上,狂風攪擾著海浪,蔡廷乾的內心深處,也如同那惡劣的天氣,波濤洶湧。
他彷彿看見了康納狄格州的草原,慈祥的麥連太太,那是他的美國媽媽,一個沒有偏見的善良的美國婦女,他清楚地記得,因為他的辮子而受到美國同學的嘲弄,麥連太太來到學校,向校長提出嚴正的抗議!在麥連太太的堅持下,校方勒令嘲笑者向蔡廷幹賠禮道歉。
蔡廷幹懷念在康納狄格州的rìrì夜夜,在那裡,他懂得了什麼是“人人生而平等”,什麼是“bythepeople;forthepeople;ofthepeople”!
民治、民享、民有!
他現在所服務的朝廷,與他曾經見過的zhèng fǔ,截然不同!
如今,他在漆黑的威海衛軍港中,再也聽不見麥連太太的聲音,就連他的第二故鄉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