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2/4 頁)
對於朝鮮而言,大清國的軍隊和rì本人的軍隊一樣,都是佔領軍!毫無區別!
光復軍的使命,金姝的使命,或者,她所秉承的金玉均的使命,是驅逐一切佔領軍,實現朝鮮的完全dú lì!
如cháo的誦經聲戛然而止。
靈山寺主持空明走上了大雄寶殿,他剃掉了花白的鬍鬚,他穿的不是袈裟,而是黑sè的軍服,那是俄國人的軍服。
所有人都站起身來,脫掉了袈裟,露出黑sè的俄式軍服,以及身上揹著的俄式步槍和刺刀。
大雄寶殿上,迴盪著李炫慶激昂的聲音:“弟兄們,就在剛才,時針指向十二點的時候,光復軍先頭部隊在元山成功登陸,現在,正在向虎飛嶺進發!”
大雄寶殿上,一片歡騰。
“公元8世紀,偉大英雄泉蓋蘇文擊敗了強大的唐朝,建立起dú lì的朝鮮,他是第一個敢於向zhōng yāng帝國說不的人。然而,一千多年過去了,泉蓋蘇文的名字卻被人們遺忘了,他的事業也被歷史所淹沒,他的子孫甚至不知道他們曾經有過這樣一位偉大的祖先!”李炫慶的眼角掛著淚花:“現在,該是我們重新記住他的時候了!”
光復軍士兵們舉起步槍,發出如雷的呼喊。
李炫慶振臂高呼:“讓我們用明天的勝利,告訴祖先,朝鮮不是rì本人的傀儡,更不是大清國的藩屬,朝鮮,是朝鮮人的朝鮮!是泉蓋蘇文的朝鮮!”
歡呼聲響徹雲霄。
金姝的心頭一陣絕望:“佛祖啊,求求您,別讓我再見到他!”
金姝知道,一旦與周憲章面對面,那將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鬥!
午夜十二點,鐘聲如cháo,從平壤到三峰裡,從鴨綠江到běi jīng;從白雪飄飄的北國,到滿山蒼翠的南方,新年的鐘聲迴盪在幅員遼闊的大清國的土地上。
這個時刻,大清國沒有槍炮聲,這個時刻,只有鐘聲敲打著這個古老的國度。
鐘聲裡,農曆甲午年留下一個背影,在歷史的大幕下,漸行漸遠。
一個陌生的乙未年降臨在了大清國!
大清國何去何從?
第一卷終。
第001章 登陸
西曆1895年1月25rì,農曆乙未年大年初一。
榮城灣,龍睡澳,落鳳崗村。
清晨6:00,東方的海面上,淡淡的晨霧中,投shè出朦朧的晨光,把這個海濱村落照成了一個淡淡的剪影,如同一幅水墨畫。
小漁村寂靜無聲,早在半個月前,榮城灣沿岸所有村莊都已經人去屋空。就連看門的狗,也跟著主人們逃到濟南或者更遠的內地。
事實上,不管是朝廷還是當地官員,都沒有向沿海居民發出過戰爭jǐng報,也沒有組織居民疏散。
只不過,大清國的百姓從小道訊息,以及,海岸上rì益增多的清兵們,嗅到戰爭的氣息,並做出決斷。
這些小道訊息被官方斥為謠言。而大清國的百姓對這些所謂的謠言深信不疑。
這是大清國百姓維持生存的基本技能,在這個資訊傳遞嚴重不發達的國度,原本有限的資訊,又遭到朝廷的刻意隱瞞,能夠傳遞到百姓耳朵裡的資訊,基本上為零。
好在,百姓有自己的判斷局勢的方式——被官方宣佈的謠言,一般都是事實。千百年來,這種方式被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落鳳崗村位於龍睡澳海灣內,周圍地勢平坦,海面風平浪靜,它的不遠處,就是成山角燈臺,燈臺上設有燈塔,為來往船隻導航。
清軍泰靖左營哨長王士珍被一泡尿憋醒了,揉著睡眼惺忪的眼睛走出了地堡,迎面一陣刺骨的寒風,激得他一個哆嗦。
天sè矇矇亮,海面上飄著薄霧,天空中纖雲密佈,這鬼天氣,看來又要下雪了。
王士珍是直隸正定人,原本家境殷實,他的曾祖父是當地的名醫,祖父是個行醫的秀才,在當地頗受尊敬。然而,王士珍的父親和伯父早逝,王家家境逐漸敗落。王士珍9歲時入私塾攻讀詩書,光緒二年(1876年),15歲的王士珍,被當時的正定鎮臺葉志超看中,收在屬下當勤務兵。
王士珍聰明好學,很快就得到了葉志超的賞識,光緒十一年,葉志超推薦王士珍入天津武備學堂,在炮兵科學習3年,畢業後回到葉志超的部隊,任炮隊教習。
清rì戰爭爆發前,王士珍隨葉志超來到朝鮮,駐軍牙山,rì軍混成旅團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