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2/4 頁)
來,是我沒有福!”
周憲章說著,從胸口處摸出仙子阿,他把這塊仙子阿掛在脖子上,貼著胸口藏著。那感覺,就像是一直懷抱著金姝。
崔道一接過仙子阿,捧在手裡端詳片刻,“咦”了一聲:“這女孩子我好像在哪裡見過。”
周憲章嘆道:“道長應該沒有見過她,她已經故去了。”周憲章把金姝的身世簡單說了一遍。
崔道一嘆道:“原來是金先生的女兒,當真的紅顏薄命啊我想起來了,上個月。和空明法師來玄武觀的那一群尷尬人當中,有一個人,就是那個女扮男裝的人,和這仙子阿上的小像長得極像。”
“道長是錯看了吧。”
崔道一仔細看了看仙子阿,搖頭說道:“也許是我看錯了,不過,那個女扮男裝的人與這小像確有幾分神似,只是,那人臉上抹著碳灰,看不太清楚。”
周憲章心頭咯噔一下,隨即又搖搖頭:“天底下容貌相似的人很多。”
“是啊,”崔道一點頭:“大人重情重義,對金姝念念不忘,不過,人生數十年,大人還是要為自己多打算打算。”
周憲章沉吟不語。
人都說,時間可以淡忘一切,但是,周憲章似乎永遠忘不了金姝。
不一會,柳英淑禱告完畢,出了大殿,周憲章把仙子阿貼身戴好,與崔道一道別,一行人出了玄武觀,向北而去。
戰爭進行到現在,清rì之間的態勢犬牙交錯。rì軍已經踏上了大清國的本土,佔據了遼東半島廣大的區域,聯合艦隊在渤海灣耀武揚威,劍鋒直指山東半島。而在朝鮮,rì軍卻遭到了失敗,退過了臨津江,清軍控制了朝鮮的半壁江山。
總體看來,rì軍把戰火燒到大清國本土,仍然佔據著戰爭的主導權。rì本國內普通民眾不知道混成旅團在朝鮮北部全軍覆沒,zhèng fǔ把rì軍在朝鮮的退卻,解釋成是主動後撤,以集中兵力展開對大清國本土的進攻,rì本民眾一片歡欣鼓舞,民眾踴躍捐款,青壯年踴躍報名參軍。
而西方列強對這場戰爭的結果,也有著幾乎是完全相同的認識——rì本必勝。清軍在朝鮮的勝利,根本無法彌補大清國在各條戰線上的失敗。
這個認識,甚至被大清國民眾所接受。與rì本民眾高漲的情緒相反,在山東,從督撫大員到普通民眾,瀰漫著悲觀厭戰的情緒,而旅順的慘劇,更加加劇了民眾的恐慌,在威海衛,百姓早已逃亡一空,濟南一rì三jǐng,商業活動全面停頓,稍有風吹草動,就會造成全城的大恐慌,百姓扶老攜幼湧出城門,結果,rì軍還沒來,卻發生了許多因踩踏造成的傷亡。
在rì本廣島,一支新的遠征軍組建起來,整裝待發。
這就是rì軍第三軍。zhèng fǔ向公眾公佈了第三軍的任務——渡海前往山東增援第二軍。
然而,在大本營的作戰地圖上,第三軍的箭頭所指,卻是大清國東南部海島——臺灣!
對於rì本而言,戰勝大清國並不是rì本的戰爭目標。戰爭不是目的,所謂勝利,並不是消滅了多少敵人佔領了多少土地,戰爭的最終目標,是獲取生存所需的資源。
rì本從來就沒有想過顛覆大清國朝廷,一個保守腐朽的中國。zhèng fǔ,符合rì本的利益,rì本的這一想法,與西方列強的想法不謀而合。
所以,在戰爭即將露出分曉的時候,大本營開始考慮,如何享受戰爭的紅利。
rì本已經牢牢控制了遼東,山東也是唾手而得,然而,作為海洋國家,rì本更為希望獲得是臺灣,那座面積廣闊的島嶼,不僅物產豐富氣候適宜,而且,它扼守南海,是rì本南進南海、西進印度洋的天然堡壘。
臺灣比山東、遼東更加符合rì本的戰略利益!
第三軍在廣島集結待命,劍指臺灣。不過,大本營對於出兵臺灣持審慎態度。rì本zhèng fǔ深知,對臺灣垂涎三尺的,不僅僅是rì本,西洋列強也盯著臺灣。
歷史上,荷蘭人曾經控制過臺灣,進入十九世紀,法國人也曾染指臺灣,但遭到當地民眾的強烈抵抗,而沒有得逞。如果rì本人強行攻取臺灣,西方列強很可能會反應強烈,甚至有可能站在大清國一邊與rì本為敵。不管怎樣,一個剛剛走上強國之路的rì本,尚沒有與西方列強爭勝的底氣。
對於臺灣,大本營制定了政治解決第一,戰爭手段為輔的策略
最好的結果是,rì軍兵臨běi jīn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