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2/4 頁)
陣地中,西寬二郎少將手按帶血的指揮刀,站在戰壕上,怔怔地望著二龍山黑乎乎的炮臺。
軍刀上上的血跡是一個rì軍中尉的血,西寬二郎親手砍下了這個中尉的頭。在剛剛結束的戰鬥中,這個中尉率領一箇中隊攻上了二龍山胸牆,但是,這個中隊全部死在了二龍山上,只有這個中隊長活著跑了回來。
第二軍軍部給他的命令是,三天之內奪回旅順。
然而,第六天的餘輝消失在了西方,二龍山炮臺依然橫檔在他的面前,巍然不倒!
從火力上判斷,二龍山炮臺守軍人數並不多,至多不超過五百人,但是,擁有三千兵力的第二旅團,硬是啃不動這個硬骨頭。
西寬二郎的第二旅團原本就建制不全,它的一半兵力跟著師團長山地元治死在了旅順。
剩下的一個聯隊加上師團直屬的炮隊和騎兵,總兵力不到四千人,在六天的進攻中,損耗過半。
更為嚴重的是,經過六天的損耗,第二旅團嚴重缺乏彈藥和藥品。
rì軍攻佔遼東半島後,由於進展過於迅速,還沒來得及在金州以及金州以北的區域設定兵站。
從今天早上開始,進攻部隊開始實行彈藥配給,每個士兵只有五發子彈,子彈打光了,只能拼刺刀。
這樣的彈藥供給量,如果是防守,倒也勉強湊合。
糟糕的是,第二旅團執行的是進攻任務。
火炮的炮彈已經打光了,衝鋒部隊得不到炮火支援,在寬達數百米的山坡上,rì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大量無謂的犧牲。
事實上,西寬二郎的第二旅團已經失去了進攻能力。
大本營和第二軍軍部不斷向他發出催促的命令,不過,直到現在,上司還沒有撤他的職。
原因很簡單,在東面,擁有強大海軍支援的登陸部隊,彈藥充足,兵力足夠,但也沒能奪取黃金山炮臺,大本營沒有理由指斥西寬二郎這支殘軍。
然而,西寬二郎知道,就算大本營不撤他的職,他的命運也是岌岌可危。
奪不回旅順,他的部隊和乃木希典的旅團將被隔絕在旅順以北,與rì軍主力失去聯絡,成了流落在遼東的孤軍。
一旦清軍大舉反攻,遼東半島上的rì軍將面臨滅頂之災!
必須攻佔旅順,打通rì軍通向大海的去路!
然而,在二龍山下,第二旅團已經jīng疲力竭。
西寬二郎把希望寄託在了乃木希典身上。
在攻擊營口的戰役中,乃木希典的第一旅團損失輕微,一旦回師旅順投入戰鬥,一個小小的二龍山將不在話下。
西寬二郎向乃木希典發出了無數求援信使,乃木希典也承諾立即向旅順靠攏。然而,六天過去了,第一旅團卻是毫無蹤影。
從營口到海城,再從海城到金州,三百里的路程,乃木希典走了整整六天!
“乃木到底在幹什麼?”西寬二郎向著身後的作戰參謀發出咆哮。
一個少佐軍官面無血sè地望著狂怒的西寬二郎,茫然地搖搖頭。
遼東半島,蓋平,大清河。
蓋平是遼東半島中部的一個小城,對於rì軍而言,這是一座據有歷史意義的城市。
蓋平雖然不大,但扼守在狹長的遼東半島與遼闊的遼河平原之間,據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
蓋平以北,跨過大清河,越過黃土嶺,就是一馬平川的遼河平原。自黃土嶺以北到盛京的遼闊土地上,無險可守。
旅順戰役結束後,清軍輕率地丟掉了蓋平,使得遼東半島的戰局急轉直下。乃木希典在蓋平擊破了清軍在遼東半島的最後一條防線,從此勢如破竹,直取海城,完成了對遼東的全部佔領,rì軍進入遼河平原,耀武揚威。清軍在遼寧的支撐點,只剩下了一個位於遼陽以南的千山山脈。乃木希典如果願意,向北可以攻取瀋陽,向東可以逼近鴨綠江,向西,則可以向山海關發起進攻。
當然,最終乃木希典選擇了向西發展,佔領營口,並伺機渡海,發起山海關戰役。
乃木希典的第一旅團,下轄兩個聯隊,總兵力五千人。與山東rì軍三個師團六萬人的兵力相比,這只是一個小分隊。但是,這支部隊,承擔著與山東rì軍遙相呼應的攻擊任務,他們和山東rì軍一起,組成了一把卡死大清國命脈的鐵鉗。
rì軍敢於這樣做,一是因為,遼東清軍的懦弱表現,讓rì本人相信,這支部隊足以擊潰清軍;其二,也是最為重要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