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3/4 頁)
北岸,而是堅守在鴨綠江南岸的朝鮮義州。
這支清軍名叫章字營,統領這支軍隊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周憲章。
緊接著,大清國駐rì本公使傳回了訊息,rì軍混成旅團旅團長大島義昌少將在朝鮮被擊斃,擊斃大島義昌的人,名叫周憲章。
還有,負責前往遼東逮捕敗將葉志超的官員傳回了調查報告,葉志超在成歡冒領別人的戰功,成歡之戰真正的勝利者,是一位名叫周憲章的千總。
光緒帝就像行走在漆黑的曠野的獨行僧,突然看見眼前出現了一盞燈。
周憲章和他的章字營就是光緒帝的燈!
因為,這支部隊在朝鮮的存在,意味著大清國還沒有輸掉這場戰爭!
也就意味著,皇帝還沒有輸掉與太后的戰爭!
光緒帝立即決定召開御前擴大會議,京城內王公、二品以上官員、軍機處、六部主官,以及北洋大臣衙門的主要官員全部到會。
會議的主題是商討對rì戰爭的下一步行動方略。然而,會議一開始,光緒帝就迫不及待地丟擲了周憲章,他要求全權負責對rì戰爭的北洋大臣衙門,拿出一個提拔周憲章的方案。他甚至暗示,應該授予周憲章二品頂戴。
光緒太年青了,他只有二十三歲,他的心智尚不足以擔當一位皇帝的重任,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不應該如此輕易就暴露出自己的底牌——更何況,周憲章是他唯一的底牌。
養心殿上,光緒輕易暴露了底牌,園子裡,太后暗暗冷笑。
滿朝文武大臣則是暗暗嘆息。
這場戰爭已經到了失敗的邊緣,或者說,已經失敗!
然而,光緒帝竟然以為,一個小小的千總,帶著一支只有幾百人的殘兵敗將可以力挽狂瀾,這無異於痴人說夢。
就連翁同龢也暗暗搖頭,光緒這麼著急提拔周憲章,這是要害了周憲章。以老佛爺的jīng明,一眼就能看出光緒想要幹什麼。同時,以老佛爺的老辣,也絕不會讓光緒得逞。最簡單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殺掉周憲章,讓光緒徹底斷了念想。
滿朝文武都明白光緒的心思,他們也明白太后老佛爺的心思。
所以,當光緒帝說起周憲章的時候,剛剛被慈禧太后封為端郡王的宗室載漪就冷冷說道:“園子裡有話,周憲章剪了辮子!”
愛新覺羅載漪是惇親王奕琮的次子,他的堂叔父瑞敏郡王奕志死後無子,載漪出繼為子,襲貝勒。他的福晉是慈禧太后的侄女,也就是說,載漪是慈禧的侄女婿。因為這一層關係,慈禧對載漪極為信任,就在去年,載漪授御前大臣,參與軍機,今年又被封為端郡王,載漪權勢顯赫,又仗著有慈禧撐腰,根本就沒把光緒帝放在眼裡。
在大清國,辮子意味著什麼,大家都很清楚,一個人剪掉辮子等同於謀反!園子裡傳出這麼個殺氣騰騰的話來,老佛爺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
光緒臉sè鐵青:“太原總兵聶士成奏報,周憲章剪掉辮子,是為了混入朝鮮京城,營救大院君!”
載漪冷笑:“辮子是我大清國的祖制,也是我大清國的理法!周憲章可以違背祖制,拋棄理法,足以說明,這個人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傢伙,我大清國取士,向來以德為先,有才無德之人,就算打了勝仗,我大清國也不能容他!”
“胡說!”光緒氣得手掌發抖:“他擊斃了rì本將軍大島義昌,這是我大清國擊斃的唯一一名rì本將軍,rì軍聞之膽寒!難道,你們要自毀長城,讓rì本人看笑話嗎?”
周憲章擊斃了大島義昌,算是給大清國贏得的一點臉面。本來一名少將不算什麼,可是,在大清軍隊兵敗如山倒的時候,這個勝利顯得彌足珍貴。
此時殺掉周憲章,rì本人會笑掉大牙的。
載漪抗聲說道:“一個小小的千總帶著區區幾百殘兵,也叫長城?”
“你”光緒被噎得面紅耳赤,載漪太放肆了,這哪裡是臣下與皇上的對話,明明就是長輩教訓兒孫。
然而,滿朝文武,竟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指斥載漪的放肆。
光緒打了一個寒顫,他想起了漢獻帝!
第118章 後黨變帝黨
光緒絕望地望著翁同龢,希望師傅能夠站出來,畢竟,在朝廷上,他是大家公認的“帝黨”。
翁同龢看見了光緒的絕望,其實,他的內心也充滿絕望。
正是光緒自己,一手把周憲章推上了絕路。這個長在深宮中的小皇帝,直到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