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2/4 頁)
,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空白區域。
很快,傳來了西寬二郎進攻受阻的訊息,緊接著,大本營發來訓令,命乃木希典所部放棄營口、海城,急速向金州靠攏,增援西寬二郎所部,協同奪回旅順。
第一旅團在倉卒之間開始了這次南下行動,部隊出發的時候,只帶了五天的糧食。
部隊離開海城後,第一旅團就陷入了糧食短缺的窘境。
乃木希典原以為只需要三天時間,部隊就能夠到達金州,然而,在蓋平城外的大清河,他的部隊遭到了清軍武毅軍的頑強阻擊,被阻截在大清河北岸整整五天。
於是,第一旅團斷糧了。
好不容易,武毅軍放棄了陣地,第一旅團終於得以渡河,來到了蓋平城下。
飢餓的rì軍士兵衝擊了蓋平,結果他們一無所獲。
緊接著,比斷糧更為糟糕的情況發生了。
四萬清軍突然出現在了蓋平城下,將蓋平圍了個水洩不通。
這支龐大的清軍不是先前在大清河與rì軍對壘的武毅軍,而是另外一支陌生的清軍。
統帥這支軍隊的,是大清國盛京將軍伊克唐阿。
伊克唐阿,滿洲鑲黃旗人,咸豐十一年效力於僧格林沁麾下,在與捻軍作戰中,勇猛善戰,屢立戰功,人稱“虎將軍”。後歷任三姓滿洲鑲白旗佐領,吉林鑲黃旗佐領、黑龍江副都統、呼蘭副都統等職,1885年,會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吳大澄,勘定中俄邊界,與俄方簽訂《中俄暉chūn條約》,光緒二十一,因功賜頭品頂戴,出任盛京將軍。
第049章 滿洲大軍
清rì戰爭爆發後,伊克唐阿主動請纓,親率部署五千人赴漢城迎擊rì軍,但是,所部剛剛趕到奉天,葉志超所部已在平壤敗北,敗軍一路狂奔過了鴨綠江,大清國失去了整個朝鮮。
為了抵禦rì軍強渡鴨綠江進攻大清國本土,朝廷下令,四川提督宋慶所部為右翼,盛京將軍伊克唐阿所部為左翼,以九連城為核心,沿在鴨綠江一線部署重兵。伊克唐阿原本只是眾多奉調而來的各路人馬統領之一,擔任左翼軍總指揮後,伊克唐阿奉旨節制轄區內各路練軍、鎮邊軍及其他各路人馬,成為了與宋慶平起平坐的前線總指揮,手中掌握著近五萬大軍。
至此,在遼寧地區,大清國形成了兩個軍事集團,一個是以宋慶為首的軍事集團,兵力五萬,一個是以伊克唐阿為首的軍事集團,兵力五萬,兩支部隊互不節制,同時向朝廷負責。伊克唐阿也從一路將將佐,搖身一變,成了一方統帥。
但是,伊克唐阿與宋慶的地位並不相同。
宋慶是漢人,朝廷一向對漢人統兵心存疑慮,對宋慶暗中提防,處處掣肘,稍有敗績,便是嚴厲斥責。
而伊克唐阿則不同了,他是鑲黃旗出身的正宗旗人,算是滿清王公大臣們的親戚,忠誠度是不容置疑的。而且,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伊克唐阿是個文武全才,具備過硬的軍事能力和相當的行政管理能力,可以勝任地方官和軍事長官,這在八旗子弟當中,實在是鳳毛麟角。
滿清朝廷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有出息的八旗子弟,當然是恩寵有加,極力呵護,不僅放手讓伊克唐阿統軍,而且,儘可能把更多的部隊交到他的手上。部隊交到他的手裡,朝廷放心。
就這樣,伊克唐阿有兵有槍,又得到朝廷的極度信任,在遼西地區,乃至在整個東北地區,他成了一個踱一腳地動山搖的大人物,就連總理對rì戰爭大臣劉坤一,也得看他的臉sè行事。事實上,劉坤一根本就調不動伊克唐阿,伊克唐阿的部隊,只有朝廷能夠調得動,朝廷上的滿清王公們,已經把這支部隊,當成了滿洲人自己的軍隊,不容漢人染指。
伊克唐阿來到九連城後,原打算在鴨綠江沿線整頓隊伍,伺機收復朝鮮。沒過多久,周憲章所部在安州大勝,殲滅混成旅團,守住了朝鮮北部半壁江山,周憲章本人也被朝廷任命為駐朝鮮總理大臣。伊克唐阿只得作罷。
緊接著,rì軍攻佔旅順,向遼東大舉進犯,攻破海城,兵鋒直指奉天。伊克唐阿和宋慶同時接到朝命,立即率軍前往遼東,抵抗rì軍的進攻。
兩支大軍併發遼東,所受的待遇也不相同。宋慶所部衝鋒在前,在蓋平、海城、營口一線與rì軍苦戰,伊克唐阿所部卻是一直在旁邊打醬油,與rì軍只有一些小的接觸,一旦前面的宋慶敗北,伊克唐阿的部隊就迅速後撤,與rì軍脫離接觸。
在旁人看來,宋慶所部損兵折將,而伊克唐阿的部隊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