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4/4 頁)
本人,而是敗於大清國自己,是大清國閉關自守不思進取的結果。萬言書要求朝廷收回割讓臺灣的成命,仿效rì本明治維新,立即在全國推行維新變法。
康有為、梁啟超率眾人在都察院外高呼“變法圖強”口號,聲勢浩大。臺灣籍舉子更是聲淚俱下,懇求大清國不要放棄臺灣。běi jīng全城情勢洶洶,那些原本不敢談論國事的老百姓,竟然在街頭巷尾公開談論周憲章、臺灣等等敏感話題。
更為嚴重的是,全國各地出現了呼應康、梁等人的聲音。
在上海,一個名叫趙寒的記者,在《申報》撰文,詳細報道了周憲章所部章軍在朝鮮、遼東浴血奮戰抗擊rì軍的事蹟,報道文情並茂,以詳盡的資料和事實,證實章軍不是叛軍,而是整個清rì戰爭的中流砥柱,大清國朝廷剿滅章軍,是倒行逆施,是朝廷中某些jiān臣的yīn謀!
《申報》是大清國第一大報刊,影響力遍及全國,直至海外。趙寒不僅撰文,而起,到處發表演說,宣傳週憲章的戰功。如此一來,從上海到四川,從東北到廣東,大清國舉國上下情勢激烈,百姓們紛紛為周憲章喊冤,指責朝廷背信棄義。
慈禧太后極為惱怒,可是《申報》的後臺是英國人,報社在上海英國租界裡,趙寒是英籍華人,朝廷硬是拿《申報》沒辦法。
京城裡,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舉子們大鬧都察院,京城外,全國百姓為周憲章鳴不平,慈禧太后陷入極為尷尬的境地。
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戰場上的局勢,突然發生了逆轉。
停戰協議早已傳達到了各個戰區。但是,前線清軍竟然佯裝沒有接到命令,幾乎是不約而同地向rì軍發起了反攻。
一直蜷縮在威海衛的北洋水師出動了,與聯合艦隊在廟島海域混戰在一起。在榮城,山東清軍各部與rì軍發生激戰。在遼東,在停戰協議生效的弟二天,聶士成所部竟然全殲了rì軍的第二旅團。
只有在朝鮮,清軍沒有與rì軍發生衝突,但是,葉志超的部隊,竟然敗給了朝鮮光復軍,被逐出了平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