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3/4 頁)
值得商榷之事。
高力士在一旁卻微笑不語,他就是李隆基的蛔蟲,這個問題早就替他想好了答案,李隆基若有所感,抬頭向高力士望去,忽然撫掌笑道:“朕倒把你忘了,你說說看,怎麼替朕解開這個結?”
“老奴以為,石國之事大傷胡人之心,非皇子出面不能安撫,但皇子出面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陛下不妨讓皇長孫出使西域,安撫安西軍和西域各國。”――――…ˉ―…ˉ―――――――――――――――
歷史小貼士:歷史上高仙芝屠殺石國後被召回述職,李隆基準備調他為河西節度使,但河西節度使安思順使計不肯讓職,最後李隆基決定封他為右羽林軍大將軍,這其實就是明升暗貶的手法,由此可見高仙芝在安西的一些做法確實使李隆基對他不滿,不過這時怛羅斯之戰爆發,為了不影響戰局,高仙芝又返回了安西。
第三百一十一章 矛盾激化
太子李亨的府第位於十王宅之西,緊鄰李琮的慶王府宮搬來後,門前冷落,數月也難見一名客人上門,大門經年不開,早已鏽跡斑斑,門房也是形同虛設,只有一名老邁的家人整日昏昏然坐在裡面,不知乾坤。
入夜,一輛馬車從西飛馳而來,漸漸停在臺階前,馬匹吃累,不停打著響鼻,可馬車裡的人卻沒下來,一直等不遠處慶王府的家人回去後,車門才開啟,走出一名清朗俊秀的年輕男子,卻正是廣平王李俶。
李俶慢慢走上臺階,明日他就要出發去西域了,而且是萬里之遙的石國,在臨走之前,他要來看一看自己的父親,門敲了半天才開,不需家人引領,他輕車熟路地穿過一道道院門,他來帶到父親的書房前,李亨已得到訊息,早早地站在門口等自己的長子。
望著父親削瘦的身體,李俶的眼睛頓時紅了,他慢慢給父親跪下,聲音哽咽道:“孩兒不孝,已半年未給父親問安!”
“孩子,起來吧!”
李亨輕輕將他扶起,慈愛地擦去他眼角的淚水,微微笑道:“早過了弱冠之年,還象孩子似的流淚。”
“是!父親,孩兒明日。
李亨拍拍他的後背,笑道:“我已知道,你臨走前能想到來看我,為父已經十分欣慰。”
這時一名胖太監快步走進院來,他就是負責記錄太子言行的監視人,名叫程振元,就是他的網開一面,給了李亨不少便利。
李亨快步迎上,順手從手腕上抹下一串珠子,悄悄塞給了他,“程公公。俶兒明日要走。我想和他敘敘父子之情,望你行個方便。”
程振元眼睛眯成了一條縫,他呵呵笑道:“原來是小王爺來了,不妨!不妨!王爺儘管自便。”說罷,他將珠子塞進衣袋,轉身走了。
李俶見父親還要向一個太監軟語相求,不由咬牙恨道:“這幫該死的閹賊,總有一天我會宰了他們!”
“算了,這個程公公人不錯。我還很感激他呢!”
李亨擺了擺手,拉著兒子的手笑道:“來!到書房來,為父有話對你說。”
李亨的書房十分簡潔,當太子時的書籍、擺設一樣都沒有,這表示他已和過去割裂得乾乾淨淨,自古以來廢太子的命運都十分悲慘,即使當朝皇帝不動手。後來地李亨地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個書房裡度過,這表示他在面壁思過。而另一方面也只有這個書房裡沒有監視者的記錄,其餘周禮時,也會有太監蹲在帳外仔細地聆聽,不過,這兩個月卻好多了。監視的太監換了、人數也減少了,還時不時出去辦點私事,給他多了一點自由。
關上門,李亨的笑容頓失,他向窗外看看,急道:“時間不多,我就直說了,俶兒。這次去西域關係到你將來的命運,你必須要知道皇上為何派你去西域?還有你在西域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請父親訓示!”雖然李俶的口氣依然恭謙。但眼睛裡卻閃爍著強烈的自信。
李亨默默注視著兒子,忽然覺得自己老了,他輕輕地嘆了口氣,他望著窗外,語氣中帶著無盡的蒼涼,”我自從離開東宮後,很多事情才慢慢品出味來,本來很多事情可以避免,但因我身在其中而無法看透,以至於淪落到今天。”
他忽然轉過身來,目光漸漸熱切,“可是你還年輕,一切都沒開始,此去西域,你名義上是取代李清的安撫使,可是你要記住,你其實只是皇上施地煙霧,皇上真正的用意是想用李清取代高仙芝,切記!切記!你千萬不可真掌了軍權,否則,你再無翻身之日。”
李亨重重地拍了拍兒子的肩膀,眼睛溼潤了,“我不想你再重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