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部分(第3/4 頁)
他一把拉住了莫賀都,猛地跳上高處,拔出劍大聲吼道:“所有人都原地不準動,否則殺無赦!”
士兵們都驚呆了,不懂漢語地士兵也被他的氣勢所懾,皆停住了腳步,呆呆地看著他。
“侍郎,你這是幹什麼?”
莫賀都的臉陰沉下來,他才是石國的國王,在眾目睽睽下被李清當眾掃了臉,他的心中生出了一絲惱怒。
李清的眼睛眯縫成一條線,他盯著大食軍異乎尋常的潰退,忽然回頭冷冷道:“你若此時殺出去,拓折城就完了!”
莫賀都一愣,他忽然醒悟過來,不由倒吸一口冷氣,結結巴巴地道:“你是說,這、這是假的?”
“不!”李清輕輕地搖了搖頭,“唐軍偷襲得手,這是真的,但大食軍倉皇撤退卻是假的,這麼訓練有素的精兵,身經百戰的波斯總督,怎麼可能會為一次偷襲後方慌亂成這樣,殿下,你不覺得奇怪嗎?”
“一切聽侍郎的命令!”
莫賀都終於明白過來,他無力地擺了擺手,眼中閃過一抹羞慚,今天若不是李清,拓折城真的就完了。
李清回頭盯著大食軍,心中也不禁暗暗讚歎布杜這隻老狐狸,手段和自己發動政變倒頗為相似,能迅速將劣勢轉化成機會,要不是大食軍表現得太過火,說不定自己真的就殺出去了。
果然,過了一會兒,大食軍見城上沒有動靜,剛剛率先逃跑的布杜親兵隊又折返回來,將一面黑旗揮了揮,凌亂不堪的大食軍彷彿表演大型團體操似的,立刻又恢復了原樣,騎兵在前,步兵在後,隊伍方正整齊,一步一步向西開去,哪還有半點剛才的慌張模樣,城上的石國士兵一個個面面相視,都暗暗捏了把冷汗。
“不過,我是要殺出去。”李清的眼中充滿了憂慮,他望著莫賀都,懇求地說道:“請你借我五千軍,勝敗在此一博!”。——————…
第三百零六章 試探性的戰鬥
“侍郎,並非我不願意,石國士兵戰力低下,不禁大食軍一擊,此去不但不能助戰,恐怕還會反拖累唐軍,不如”
聽到李清要兵的請求,莫賀都頓時遲疑起來,在石國,實力是決定權力分配的基礎,他若想坐穩石國國王之位,必須要擁有絕對的兵力,好容易車鼻施計程車兵歸了他,若再拖出去打大食人,無異於以卵擊石,他知道,布杜此退便不會再來,他現在要做的是鞏固已到手的王位,而絕不是和大食軍血拼,在切身利益和國家利益面前,在權力與友誼的面前,莫賀都動搖了,但李清的要求他又無法拒絕,猶豫再三,他一咬牙道:“我送給侍郎個人一千精兵,黃金一萬兩,算是我對侍郎的酬謝。”
“酬謝?”
李清無語了,他默默地凝視著莫賀都,人心的黑暗和自私在此刻充分暴露出來,如果說大食軍攻城時他對聯合昭武九姓的計劃只是動搖,但在一刻,他的計劃則被徹底擊得粉碎,胡人善變,他們只屈服於實力和強權,大唐實施了百年的仁義和尊重最後得到的,僅僅是天可汗的一個稱號而已,安史之亂後,一切都隨著遠去的駝鈴聲煙消雲散了,而大食人信奉的鐵與血卻最終將伊斯蘭教傳遍東方。
城牆上一片寂靜,只聽見風拍打旗幟的聲音,這時,站在莫賀都身後的羅闌公主終於開口了,一邊是他的父親,而另一邊是對她有恩、對石國有恩地大唐使者。她何嘗不知道形勢的嚴峻,不到萬不得已李清絕不會開口懇求,良心使她無法保持沉默。
“父親,如果唐軍遭遇不幸,恐怕我們無法向朝廷交代,我建議還是出兵吧!”這句話的背後潛臺詞卻是,如果危不見援,若大食再來之時,唐朝恐怕就會袖手旁觀了,女兒的話莫賀都如何不懂。如果對手是拔汗那或是康國,那他會毫不猶豫出兵。但對手卻是阿拔斯的精銳,出兵也只能是送死的份。再經一番權衡利弊後,他決定放棄,他回頭瞥了女兒一眼,冷漠地說道:“軍國大事,你一個小孩子不要插嘴,去!到你該去的地方去。”
父親的冷漠使羅闌公主的心被猛然刺了一下,她沒想到父親在權力面前竟如此短視,這會毀了石國,一向英明果斷的父親忽然變得陌生起來,羅闌公主長長地吸了口氣,她不甘心!
這時,李清向她投去了一抹感激地目光,卻抬手止住了她的再勸,既無心戀戰。帶去又何用!大唐將士未必就拼不過大食魔軍,李清心裡冷冷一笑,他隨手指了指身後地六千奴隸軍,對莫賀都呵呵笑道:“那就不為難殿下了,這些奴隸軍今天立了功,以後他們和他們的家人,都就交給我吧!”
奴隸不是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