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頁)
第16、17師部分先遣人員,分別乘機抵達哈密。迪化,一面安排空運部隊的轉運、迎送等工作,一面為大部隊進疆作準備。11月6 日,司令員王震率第1 兵團指揮部和第6 軍第一批主力部隊乘機飛赴迪化。
先遣支隊出發後,一場聲勢浩大的地面長途徒步行軍開始了!
徒步行軍的部隊分別從酒泉、張掖齊頭並進,西出嘉峪關,浩浩蕩蕩地向新疆進發。困難的確是難以想象的!千里戈壁荒原,晝夜溫差懸殊,茫茫沙漠瀚海渺無人煙,水源奇缺。時而狂風肆虐,時而奇寒無比,時而酷熱難耐。大風起時,直颳得天昏地暗,礫石飛舞,黃沙漫漫,小山似的沙丘頃刻之間被搬出老遠,馱輜重的馬、驢被風暴驚跑,“沙漠之舟”也嚇得臥在沙漠裡驚恐地吼叫,死不肯前行。在這種天氣裡,莫說行走,就是站立都極為困難。指戰員們便腰拴繩子,一個牽著一個,一步一步地向前挪。晝間氣溫高達三四十度,夜間氣溫又驟降至零下20多度,戈壁瀚海根本無法宿營,官兵們只得用找來的駱駝刺將沙坑燒熱,然後扒去柴灰,蹲在裡面打噸,或是圍坐在黃火旁,苦熬長夜,有時乾脆連夜趕路,以不停的運動來驅寒。
千里大行軍中,全體官兵充分發揮人民解放軍吃大苦、耐大勞,頑強拼搏、團結戰鬥的優良傳統,克服了乾渴和以“塞外三怪”著稱的安西大風、巴里坤奇寒和吐魯番酷熱等難以想象的各種艱難險阻,一面平息沿途叛亂,一面長途跋涉,歷時3 個月,行程1000多公里,於1950年3 月分別勝利地抵達東疆各要地和天山山脈東部邊沿的各個城鎮,完成了千里大進軍的壯舉,在人民解放軍的歷史上書寫了光輝的一頁!
當得到人疆各部隊勝利抵達預定駐地報告時,西北軍區司令員彭德懷、政治委員習仲勳掩飾不住高興的心情,特發電嘉獎全體指戰員,稱這次進軍“創造了史無前例的進軍紀錄”。
人民解放軍進軍天山南北的春風,給新疆各界各族人民帶來了歷史的春天。各族人民載歌載舞,相迎於道,用各種最能表達自己感激和高興之情的方式歡迎人民解放軍。
20日,是人民解放軍戰車5 團預定進駐迪化的日子。這天,迪化全城披上了節日的盛裝,數萬群眾組成了歡迎隊伍,冒著凜冽的寒風,等待在街道兩旁。三區方面派來了滿載慰問品、懸掛著“歡迎中國人民解放軍”紅布標語的大卡車隊,加入了歡迎隊伍從南梁到東門外的營房,十里街道上人山人海,人們的臉上無不洋溢著興奮和激動的笑意。
包爾漢一大早就撐著病體,乘車趕到迪化南郊的烏拉泊,歡迎戰車團。
當戰車團徐徐開進市區的時候,“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的歡呼聲震天動地,鼓樂聲響徹雲霄。人們把準備好的慰問品拋向戰車,並向解放軍戰士獻花、敬茶、敬酒
12月9 日,在解放軍陸續開進新疆的同時,臨時省政府舉行了隆重的“三軍”(指入疆的人民解放軍、起義部隊和三區民族軍)聯合入城儀式。人夜,在西大樓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新疆各族各界代表熱烈歡迎解放軍的到來。
目睹這一空前盛況,陶峙嶽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特賦《迎王震將軍入疆》一詩,盛讚人民解放軍浩大的軍威、王震的指揮若定和新疆人民對解放軍的盛情歡迎之情景:將軍談笑指天山,便引春風度玉關。
絕漠紅旗招展處,壺漿相近盡開顏。
第一野戰軍進軍西北作戰,在兵力不佔絕對優勢、條件十分艱苦、後勤供應異常困難的情況下,連續征戰10個月,解放了陝、甘。寧、青、新五個省區,殲滅和改編叨餘萬人,提前完成了中央軍委賦予的解放大西北的歷史任務,使西北各族人民團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家庭中來。這對於實現民族團結,建設祖國新西北,鞏固國防,都具有重大意義。
第四章 挺進中南(1)
24。 中共“五大領袖”給四野特殊的禮遇。毛澤東說:我們三路大軍就要浩浩蕩蕩下江南了,聲勢大得很,氣魄大得很四野,即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它的前身是東北民主聯軍、東北野戰軍,它的最高指揮是林彪。
抗日戰爭勝利後,為了貫徹黨中央“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方針,關內大批幹部和部隊向東北進軍。毛澤東經反覆權衡,提議由林彪出任東北人民自治軍(1946年1 月改稱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統率東北地區的所有部隊。林彪不負重託,率領東北民主聯軍發動群眾,建立根據地,消滅敵人,壯大自己。到1948年秋,已奇蹟般地發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