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1/4 頁)
浜骸!�
羅榮桓接著說:“先遣兵團南下,其任務不僅是策應劉鄧。陳粟渡江作戰,還要為我們主力南下建立前進基地。”
一直在作戰室踱步的林彪,在肖勁光面前停下來。他並沒有直視在場的人,只是若有所思地說:“在我們對面,白崇櫓。程潛、宋希然餘漢謀集團,還有幾十萬人。那個叫‘小諸葛’,能打仗,不要輕視他。經請示軍委,你們對日出發。”
2 月23日先遣兵團先遣隊出發,主力於25日出動。第40軍從通縣馬駒橋出發,沿平漢公路,經容城、趙縣、成安。衛輝(今汲縣)向鄭州開進。第43軍,由安次(今廊坊市)馬頭鎮出發,沿平大公路,經霸縣、河間、南宮、大名、消陽、東明向開封前進。第12兵團機關、炮兵第1 團,第40、第43軍炮兵團由天津出發,沿津浦路南下轉隴海路西進,經徐州轉至開封。
3 月20日,第43軍跨過黃河,第40軍抵達黃河北岸,兵團部乘十幾輛大卡車,進至開封一線。
肖勁光密切關注著白崇禧的兵力部署:他把嫡系主力第7 軍及其他部隊配置於靠近湖北的信陽、駐馬店、確山一線,擺出一副拱衛武漢的架式。為此,肖勁光決定以奔襲手段包圍信陽之敵。確定第40軍兩個師從黃河北岸乘火車,至許昌下車,經僵城。上蔡。正陽,爾後取捷徑,奔襲信陽。另兩個師和第43軍兩個師主力,沿同一路線隨後跟進。第43軍另外兩個師則從平漢線東側的周家口、演川、黃安,直插黃破一線,策應、配合信陽方向作戰。各部隊首長領受任務後,連夜分頭出發。
就在先遣兵團日夜兼程開進時,“小諸葛”又出一招:他將其嫡系第7 軍守信陽的第171 師突然撤走,只留下一支掩護部隊。先遣兵團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殲滅該掩護部隊,相繼解放了駐馬店、確山、信陽、花園、漢川、應山、廣水、宣化店、河口、黃安及鄂東的稀水等大片地區。
信陽解放後,肖勁光率兵團機關移駐鄂豫交界的雞公山,司令部住進一個小火車站裡。在火車站不遠處,有一幢別緻的小別墅,據說蔣介石及國民黨的其他大員都曾在這兒住過。肖勁光、陳伯鈞等兵團領導,住進了這座小別墅。
當人民解放軍二野、三野陳兵江北,肖勁光兵團在鄂豫邊展開兵力時,南京政府也正緊張地忙碌著。
在溪口,那位“下野”的蔣介石,並不是閒雲野鶴的散淡之人,他還在操縱著國民黨政府的一切權力,尤其是軍權。
照李宗仁的說法,“蔣先生確已作放棄大陸的決定。他要我出來,不過暫作他的擋箭牌,好讓他從容佈置,佈置好了,他就要促使我早日垮臺,再由他自己來和共產黨唱對臺戲。我如果真在南京勵精圖治,作防堵共軍渡江的有效措施,即有違於蔣先生的腹案。他必然要用盡方法,破壞我的計劃,使我不能以半壁河山與中共分庭抗禮。”
4 月中旬,國共在北平的和談已到最後關頭。雙方代表最後草擬的和平協定,無論是蔣介石還是李宗仁,都沒有誠意或沒有勇氣接受。而中共方面明白無誤地告訴南京和談代表張治中,不論你們是否簽字,人民解放軍都要渡江。
從奉化到杭州的蔣介石邀李宗仁談話。蔣還指名約何應欽、張群。白崇禧等參加。
行前,白崇禧對李宗仁說:“今後局勢,如蔣先生不願放手,則斷無挽回餘地。你應乘此機會向蔣先生明白提出,蔣。李二人只能擇一負責領導政府,以期統一事權,而免拖泥帶水!蔣先生既已引退下野,應將人事權。指揮權和財政權全部交出。”
李宗仁回答說:“這正是我的意思。”
飛機早晨從南京起飛,上午即到。蔣介石在航校等候。談話時,李宗仁對蔣介石說:“你當初要我出來,為的是和談。現在和談已經破裂,南京馬上就要失手,你看怎麼辦?”
蔣介石沉思一會,仍振振有詞地說:“你繼續領導下去,我支援你到底,不必灰心。”
白崇禧對蔣介石的江防計劃極不滿意。他認為,目前守江,雖屬下策,但政府究竟有強大的海軍、空軍,數十艘軍艦、數百架飛機,均為共軍所無,若防守得當,善加利用,共軍未必可以飛渡過江。他主張,國軍不可死守上海,而應放棄京、滬兩地,把湯恩伯的主力移至浙贛線和南潯線,與他的華中部隊約40萬人成為犄角之勢,以固守湘贛,確保西南,然後假以時日,徐圖再起。
白崇禧的高論,立即得到李宗仁、何應欽、顧祝同的支援,認為這是惟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