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頁)
章士釗面帶難色地告訴林伯渠:“如戰犯問題不放鬆,則有兩點顧慮。(一)在人情上說,此次六個代表,除本人之外,均屬國民黨,如果一定要抓蔣介石,等於讓兒子簽字殺老子,恐怕五個代表決不肯簽字。(二)從利害觀點講,目前蔣介石尚有殘餘力量,美國和日本又窺視在側面,如逼得太緊,即是促成蔣介石系統的團結。”
4 月2 日晚上,周恩來在六國飯店接見了李宗仁的聯絡官黃啟漢。在談到以八項條件為談判基礎問題時,周恩來氣憤地說:“你們的代表團並沒有誠心誠意地接受八項原則。根據這兩天來和他們六位代表個別交換意見的情況,除邵力子外,其他幾個人都異口同聲地說:”懲治戰犯‘這一條不能接受。這是什麼話呢?李宗仁不是公開宣佈承認毛主席提出的八項原則為談判基礎的嗎?怎麼代表團來了又變卦呢?“
“還有,南京代表團到北平來之前,張治中還到溪口去向蔣介石請示,這就產生另一個問題:你們代表團究竟是代表南京,還是代表溪口呢?這兩個問題不解決,和談怎麼進行呢叩因此,原定在4 月5 日開始的正式會談也推遲了。
4 月3 日上午,黃啟漢動身回南京前,周恩來再次接見他,重申了中共方面的立場。周恩來說:經過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蔣介石軍隊的主力部隊已被殲滅殆盡,可以說內戰基本結束,剩下的不過是打掃戰場而已。為了儘快地收拾殘局,早日開始和平建設,改善人民生活,我們還是願意在八項原則基礎上透過和談解決問題。
周恩來要黃啟漢轉告李宗仁和白崇禧:“中國人民解放軍完全有足夠力量在全國範圍內掃除一切和平障礙,李宗仁、白崇禧不應該再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不應該再對蔣介石留戀或恐懼,應該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堅決向人民靠攏。也只有這樣,才是他們惟一的光明出路。”
4 月3 日下午6 時,黃啟漢向李宗仁詳細彙報了北平非正式談判的情況,並說:“臨來之前,周恩來要我向代總統轉達三條具體意見:第一,在和談期間,人民解放軍可以暫不渡長江。第二,白崇禧在武漢指揮的國民黨部隊,應先撤退到花園以南一線。第三,希望代總統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離開南京,能夠爭取更多的軍政大員留在南京更好。考慮到代總統的安全,希望調桂系部隊一個師進駐南京以防萬一,如蔣介石一旦發動攻擊,只要代總統守住一天,解放軍就可以開進南京。”
聽罷黃啟漢的彙報,李宗仁痛苦地搖了搖頭,心裡很不是滋味:自己苦心經營、寄予希望的“和談”大局,竟讓對方一眼就看透了。他已經感到仕途不妙,靠自己那點桂系力量能於什麼事?和,和不了;打,又打不下去。這使他犯難了。
黃啟漢還向他報告:“在我回京前,李濟深和邵力子兩先生還先後到飯店看我。他們讓我轉告代總統:務必當機立斷,同帝國主義和蔣介石決裂。兩位老先生認為,以蔣為首的死硬派是沒有希望的。他們希望桂系在武漢。南京、廣西區域性接受和平解決,。站到人民這方面來。”
李宗仁聽後,兩眼發呆,不知如何是好,眼前只是白茫茫一片。
黃啟漢回南京後,李宗仁邀桂系重要將領白崇禧、夏威。李品仙等到南京密議。白崇禧始終堅持要以長江為界,組織聯合政府,實行南北分治。他表示:只要中共堅持渡江,便不能接納和談。因此,黃啟漢的活動沒有取得成果。
針對李宗仁猶豫不決、動搖不定的情況,1949年4 月4 日,新華社又播發了毛澤東撰寫的(南京政府向何處去?》的重要評論,指出:“兩條路擺在南京國民黨政府及其軍政人員的面前:一條是向蔣介石戰犯集團及其主人美國帝國主義靠攏,這就是繼續與人民為敵,而在人民解放戰爭中和蔣介石戰犯集團同歸於盡;一條是向人民靠攏,這就是與蔣介石戰犯集團和美國帝國主義決裂,而在人民解放戰爭中立功贖罪,以求得人民的寬恕和諒解。第三條路是沒有的。”
評論在歷述了4 月1 日南京十一個大專院校&XD多名學生舉行遊行示威,要求國民黨政府接受中共的八項和平條件,遭到國民黨反動軍警殘酷鎮壓,死傷一百餘人的事件後,指出:“四月一日發生於南京的慘案,不是什麼偶然的事件。這是李宗仁何應欽政府保護蔣介石、保護蔣介石死黨、保護美國侵略勢力的必然結果。這是李宗仁何應欽政府和蔣介石死黨一同荒謬地鼓吹所謂‘平等的光榮的和平’,藉以抵抗中共八項和平條件,特別是抵抗懲辦戰爭罪犯的結果。李宗仁何應欽政府既然派出和談代表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