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2/4 頁)
地區的黃家壩遭到敵第2 、15軍兩個師的抗擊,隨即展開激戰。在作戰中,第36師於敵眾我寡、地形不利的情況下頑強奮戰,最後在友鄰部隊的支援下,終於擊潰國民黨守軍,奪佔了通往江口的要點。
與此同時,第u 軍在軍長曾紹山、政委鮑先志的率領下,沿石門、慈利、桑植西進,直逼來鳳、龍山,並乘勝進佔咸豐,將正在向南轉移的宋希濂第118 、2 軍等部攔腰截為兩段。隨即,第11軍以第31師第92團為前衛,不顧夜暗路滑,飢渴交加,冒雨進擊,於12日上午奪佔黔江縣城。
攻取黔江要點後,第31師師長趙蘭四透過電臺向軍前指報告:“敵人猶如驚弓之鳥,一觸即潰,毫無鬥志。因此,部隊必須人不歇腳,馬不停蹄,晝夜兼程,窮追猛打,方能全殲逃敵。”
曾紹山。鮑先志接受了趙蘭田的建議,當即命令第32、33師輕裝前進,加快進擊速度。
右集團在王宏坤的統一指揮下,於10日佔領宣恩,並乘勝南下,在咸豐附近地區截住了宋部第79軍兩個師,第15、124 軍各一個師。13日,王宏坤集中第50軍第148 、149 師,湖北獨立第2 師及第11軍第33師主力,將來部四個師包圍於宣恩以西之沙道河、高羅、麻陽地區。經6 天激戰,除第79軍軍長賴傳文率一部乘隙逃跑外,其餘悉數就殲,生俘敵第79軍副軍長肖炳寅。
與此同時,第50軍第150 師於14日佔領利川,接著向川東追擊。16日在魚泉口殲滅來部第79軍軍部及第194 師一部。第42軍第155 師經利川向西南追擊,18日克石柱,接著進逼豐都;第124 師於16日全部進入湖北秭歸地區,準備向宋部第127 軍展開攻擊。
此時,在解放軍左右兩路大軍的急速追擊下,宋希濂集團亂作一團。10日拂曉,當解放軍攻佔秀山時,宋希濂冒著大雨由咸豐趕往來鳳,召集其部下第14兵團司令官鍾彬和第20兵團司令官陳克非開會,商討下一步行動問題。
經研究認為,必須採取措施來遲滯共軍的挺進。宋希濂當即令第2 軍沿公路向彭水撤退,到烏江西岸佈防,並派得力部隊取捷徑速至龔灘,搶在解放軍之前控制此地;令第20兵團工兵營和第2 軍工兵營速到彭水架設浮橋,保證部隊渡過烏江;令第15軍和第79軍撤往鬱山鎮附近集結待命;第11軍立即沿公路後撤,到江口集結待命;第124 軍以一部選擇有利地形阻滯解放軍前進,主力迅速撤至彭水以西地區集結待命。企圖憑藉烏江天險和白馬山要隘與解放軍周旋。
12日上午,宋希濂在黔江指揮所得到第54師師長董惠的電話報告:“共軍追上來了,已到了距離黔江只有二至三公里的唐巖河邊,正準備過河。我師已被擊潰。”
這突如其來的共軍先頭部隊使宋希濂頓時手足無措,當即便與第14兵團司令官鍾彬同乘一輛吉普車,帶著指揮所人員迅速逃離黔江。
宋希濂率指揮所前腳走,第3 兵團第11軍第31師先頭第92團便跟著進了黔江縣城。
逃離黔江後,宋希濂率其指揮所當晚到達鬱山鎮。在郊山鎮,宋透過電臺與第79軍取得聯絡,得知該軍主力未透過咸豐、宣恩間公路。此時,剛剛逃離險境的宋希濂深為該軍的困境擔憂。他向第79軍軍長賴傳文通報了各方面的情況,囑其將部隊化整為零,以團為單位,從解放軍的合圍圈中突圍出來。
13日上午,宋希濂在鬱山鎮西邊沿鬱河觀察地形,認為鬱河西岸一帶高地可以設防,遂令鍾彬的第14兵團殘部僅有的兩個多師兵力,沿鬱河構築工事,阻止解放軍的追擊。這天中午,宋率其指揮所抵達彭水。
16日,解放軍第門軍第31師又追至彭水,宋希濂惶惶如喪家之犬,當即與第20兵團司令官陳克非一起自彭水渡過烏江,直奔江口。
至此,防守川東方向的國民黨川湘鄂邊區綏署主任宋希濂指揮的6 個軍,已被解放軍殲滅過半,其殘部第2 軍及第15、118 軍等部退到烏江西岸。
與川湘鄂戰場左右兩集團追殲宋希濂主力及四野主力發起廣西戰役的同時,在千里戰線的南端,擔任迂迴殲敵任務的二野第5 兵團及第10軍,於11月1 日在南起天柱、北至辰溪的百餘里進攻地段上,向守備貴州的國民黨部隊發動了出奇不意的進攻。
貴州,是雲集在西南地區的國民黨軍和殘存於中南地區之白崇禧集團的接合部,在軍事上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地區。貴陽,又是川黔、湘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