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抱在一起
順便說一句,因為種種原因,吳遠明與鰲拜簽定那張協議被有心人儲存了下來,成為後世學者爭論不休的話題,有人說吳應熊是膽大包天,把寶全押在了鰲拜一邊,只是運氣好才沒輸光。也有人說吳應熊籤這份協議當時就沒安好心,讓鰲拜把許諾給吳三桂的條件列明,卻是吳應熊籤的字畫的押,因為吳遠明早就準備好了後來玩那招金蟬脫殼,就算鰲拜倒臺時被抖露出去也是鰲拜倒黴,吳三桂可以藉口不知情是吳應熊私自做主推脫。更有人說是吳應熊天生反骨,故意籤這張協議把老爸吳三桂逼上造反這條路。當然,知道真相永遠是少數人,只有見過吳應熊籤的另一份協議的人,才知道吳應熊究竟卑鄙無恥到了什麼地步
————
注1:班布林善是康熙未出四服的堂哥,血緣關係極近。
注2:康熙在順治皇子中排行第三,所以被叫康小三,也有叫老三的。
第九章 佈下陷阱
“賢侄,你毆打建寧之事不用擔心,有伯父在朝廷上護著你,保管沒有那個御史言官敢多說一句。// //但伯父還有一件小事,想請賢侄幫忙。”鰲拜無比親熱的拉著吳遠明的手,那慈祥的眼神與溫和的口吻,還真有些世伯父向世侄子說話的模樣。而吳遠明也是拿出一副標準孝順侄子的模樣,畢恭畢敬的問道:“伯父如此深恩厚愛,小侄末齒難忘。伯父有事儘管吩咐,只要是小侄力所能及的,小侄一定赴湯蹈火。”
“事情是這樣,老夫想讓賢侄幫忙找一個人,那個人的名字叫,伍次友。”鰲拜的臉色顯得有些凝重了,顯然對這伍次友頗為重視。而吳三桂的情報系統表現得如此‘神通廣大’,鰲拜便打起了向吳遠明求助的主意。
“伍次友?”吳遠明一楞,吳遠明當然知道這個伍次友是蘇麻喇姑的老相好,不免在心中暗笑鰲拜對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腐儒書生如此害怕,但是吳遠明面子上的功夫還是要做的。吳遠明徉作驚訝道:“伍次友?可是那個康熙元年在科場上《圈地亂國論》的伍次友?”
“賢侄也知道《圈地亂國論》?如何得知的?”鰲拜對吳遠明的反應小吃了一驚,因為伍次友做的那篇文章矛頭全是指向鰲拜執行的清廷圈地國策,所以鰲拜將那件事捂得極為嚴實,不僅民間普通百姓毫不知情,就是朝廷上的文武百官都沒有幾個人知道,所以吳遠明叫出這篇文章時,鰲拜才會吃驚的。但鰲拜略一思索竟給不知如何回答的吳遠明找出理由,朝吳遠明豎起大拇指道:“平西王果然手眼通天,老夫還自命聰明將這事捂得嚴嚴實實,沒想到還是沒逃過平西王的法眼。”
“世伯過獎了。”吳遠明含糊回答一句,又偷偷在心裡擦了一把冷汗,那篇攻擊鰲拜的文章是在鰲拜倒臺以後才向天下公佈的,要是鰲拜仔細追究起來,自己非露餡不可了。吳遠明趕緊轉移話題道:“這個腐儒伍次友也忒是糊塗,我大清以八旗為本,入關後生活無以為繼,不以圈地解決八旗兵的生計,我大清何以立國?”
“依小侄看,我大清不僅要繼續圈地,而且要把圈地的面積擴大,否則我八旗子弟將來生兒育女之後,兒女如何生計?而且北方五省土地貧薄,那比得上江南的膏腴之地?我八旗弟子為大清建功立業,打下這花花江山,這天下最好的土地,自然是應該歸我八旗弟子所有!”說到激動處,吳遠明揮舞著手臂,口沫橫飛的叫起順口溜來,“圈地好,圈地妙,圈地圈地呱呱叫!世伯圈地為八旗,八旗子弟為世伯!八旗圈地,利國利民!世伯,你為了我八旗嘔心瀝血,用心深遠,簡直是我們旗人的楷模,我們旗人的舵手!我們旗人的紅太陽!大海航行靠舵手,八旗揚威靠世伯。”
“鰲胖子,你就盡情圈地吧,你圈得越多,漢人就越恨你們旗人!我老爸起兵的時候,天下漢人才不會站在你們一邊。”吳遠明嘴上把禍國殃民的圈地捧上了天,心裡卻瘋狂嘲笑鰲拜的愚蠢和短視。而鰲拜那知道吳遠明話中包含的禍心,更沒聽過這些來自二十一世紀經過千錘百煉的吹捧,被吳遠明這麼一捧,鰲拜雖然還沒有達到飄飄欲仙的地步,卻也覺得自己為八旗確實是勞苦功高,只可惜世上象吳應熊這樣明事理的知音實在太少,導致自己被天下人誤解,更招來伍次友、蘇克薩哈之流的汙衊中傷,真是冤枉之至。
“賢侄,你要是再吹捧的話,老夫就要臉紅了。”鰲拜微笑著打斷了吳遠明滔滔不絕的馬屁,正色道:“賢侄,那個伍次友並不只是惡語攻擊老夫那麼簡單,據老夫所知,那伍次友乃是康小三對付老夫的策劃總軍師,康小三的種種行動,全是那伍次友在幕後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