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2/4 頁)
、數學、鍊金和自然學說無不精通,我也向南懷仁借來牛頓學士所作的學術著作觀摩,其中新名詞頗多,世子所說的染色體,大概就是牛頓學士新研究出來的。”(注2)
“還有萬有引力定律,也是牛頓學士從蘋果掉在地上研究出來的最新發現。”吳遠明見康熙竟然知道牛頓,乘機賣弄道。康熙沉吟道:“萬有引力定律?這個我也沒聽說過,改天一定要再找南懷仁再請教一下。”康熙和吳遠明這笨蛋都不知道的是,在公元一六六年時,牛頓還沒開始研究萬有引力定律,後來被康熙請教的南懷仁自然也不知道這個科學名詞,為了滿足康熙的好奇心,南懷仁還委託給西洋商船給牛頓帶去信件詢問,導致萬里之外的牛頓也知道了東方有一個吳應熊對物理極有研究。後來種種條件湊在一起,為了向吳遠明討教科學問題,牛頓還登上了開往中國的商船,順帶著還給吳遠明拐來了世界上第一臺可以投入實用的蒸汽機發明人薩弗裡,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話說到這地步,又有康熙給吳遠明做證,伍次友和胡宮山那還會自討沒趣——向‘學識淵博、學貫中西’的吳遠明發出挑戰,乖乖的坐回或者站回原來的位置,再不敢多說一句。施琅乘機將吳遠明、姚啟聖和皇甫保柱請到酒桌旁坐好,吩咐下人開席。年幼的施世綸則用崇拜的目光看著洋洋得意的吳遠明,對吳遠明充滿敬意。
因為有吳遠明這個不請自來的大惡客在場,酒席間的氣氛異常之沉悶,康熙想挖吳遠明牆角因為事主在場無法開口,吳遠明想早點吃完飯走人也沒怎麼開口,各人的表情便可想而知了。只是苦了兩邊都不敢得罪又做為主人的施琅,不斷的兩邊敬酒,不斷的說話打哈哈,想讓氣氛不至過於尷尬,但吳遠明和康熙都是面無表情,倒讓施琅自己尷尬異常。
酒過數巡,眼看就要席終人散時,不肯把人才讓給吳三桂的康熙終於忍不住開口道:“姚先生,剛才聽施將軍公子背誦先生之詩,戰船滄海豪氣萬丈,可見先生胸懷武略;又曾位列督撫之職,文韜自不用言。先生既然如此文武全才,怎麼選擇棲身於一名閒散大臣家中?豈不是明珠暗投?”
康熙故意把‘閒散大臣’四個字說得極重,暗示姚啟聖跟著吳遠明不會有什麼前途,讓吳遠明既憋了一肚子氣,又找不出理由反駁——吳遠明總不能當著康熙的面說,自己準備跟著老爸造反當皇帝,準備讓姚啟聖當自己的宰相吧?
“龍公子言之有理,自古學成武藝,便是要售與帝王家。”伍次友看到吳遠明吃癟心中暗樂,也是煽風點火道:“姚公既有靖海侯這樣的學生,只要請侯爺為姚公上一道保舉奏章,還怕今上不重新啟用姚公?即便姚公想重回督撫之位,再度封疆一方,或者是進上書房拜相,也不是沒有希望。”
“媽的,伍漢奸挖起牆角還真夠狠。”吳遠明心中大急,他記憶中康熙就是用重回督撫這招籠絡了姚啟聖的,而姚啟聖表面上憤世嫉俗自藏於山野,實際上卻是極不甘心就此默默無名度過一生的。吳遠明趕緊說道:“我義父的事就不勞龍公子和鍾先生操心了,先皇順治爺曾經頒下聖旨,我義父終此一生官職只能降,不能升!讓施將軍保舉我義父,不就是讓施將軍抗旨了嗎?”
“世子不必擔心。”施琅早得到過康熙指點,趕緊裝出一副好學生的模樣,“只要是為了老師效力,施琅即便丟官罷職,也要力保老師復出,讓老師不辜負生平所學。況且當今天子少年聰慧,定然慧眼識英才,重新起用老師。”
“還是算了。”吳遠明彷彿很孝順的說道:“義父他老人家年紀大了,就讓他在我家裡享受清福,也讓我好好儘儘孝道,就不用連累施將軍了。”
“姜子牙七十封相,廉頗同樣是七十歲領兵出征,姚公方才五十有三,談何年老?”伍次友見縫插針道:“依鍾某看,姚先生可願復出之事,誰說了都不做數,也沒誰能為姚先生做主,還是請姚先生自己決定的好。”說著,伍次友轉向姚啟聖問道:“姚先生,龍公子提議的關於你復出之事,不知道姚先生怎麼想?”
吳遠明真的不想放走姚啟聖這樣的人才,可吳遠明也知道這件事必須由姚啟聖自己決定,無奈之下,吳遠明在只好將目光轉向剛才一直不敢面對的姚啟聖,心中祈禱這老傢伙千萬不要被功名利祿引誘。而姚啟聖和其他城府深沉的人一樣,面對這個事關他立場甚至生死的問題仍然不動聲色,只是慢慢的品著施琅招待他的玉泉春,一言不發。
“姚先生,我再問一遍,你可願意出山?重新到朝廷任職?”康熙目光銳利,緊緊盯著姚啟聖的雙眼。雖說康熙剛才用的是化名,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