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部分(第2/4 頁)
答了一個很愚蠢的問題,又嘆氣道:“平西王待我恩重如山,不管他以前做錯了什麼,我也別無選擇,只有為他鞍前馬後才能回報。”
“那你想不想棄暗投明呢?”鄭莘偏著頭,凝視著吳遠明問道:“如果你願意,我可以替你向師傅解釋,讓你到他手下效力,等以後驅逐了韃子,你就是我們大明朝復興的功臣了。”
“到時候再說吧。”吳遠明對這個問題極為頭疼,轉移話題道:“你說你姐姐和陳總舵主都在河間府?那你姐姐叫什麼名字?”
“我姐姐叫鄭冰。”鄭莘隨口回答一句,又懷疑的盯著吳遠明問道:“你問我姐姐做什麼?我可警告你,雖然我姐姐很漂亮,但你不許打她的壞主意,否則我第一個不放過你!”
“你不要誤會,也放一百個心。”吳遠明長嘆道:“如果你姐姐的脾氣和你一樣惡劣,那她就是國色天香的絕世美女,主動倒貼我,我也絕對不會動心的。”
“你說我性格惡劣?我性格那裡惡劣了?就你那模樣,還想讓我姐姐倒貼?”
“啊——你別揪我辮子!”
注1:暴汗的道一個歉,因為純潔狼頭腦短路忘記查雲南白藥的歷史,前文中寫出了用雲南白藥給方大洪治傷的筆誤,實際上雲南直到19世紀方才發明,清時雲南軍隊治傷的主要藥物應該是三七粉——也就是雲南白藥的主要成分。特此更正,並請各位朋友原諒。
第六章 一文錢難不倒吳遠明
雖然吳遠明再三宣告只背鄭莘走三里路,但因為這個小丫頭在撒嬌抵賴方面的本領絲毫不在惠兒小丫頭之下,所以吳遠明足足揹著她走了七、八里路,直到快累趴下才算把這個小丫頭放下了脊背。 不過並肩走了不到兩里路,小丫頭又施展一哭二鬧三上吊本事賴到吳遠明背上,逼著吳遠明揹她走路,只可憐吳遠明本已累得半死,還得揹著這個外表瘦小、實則沉重的小丫頭深一腳淺一腳在荒野中跋涉,箇中辛苦也只有自己才能知道——如果不是考慮到要靠她緩和與天地會的關係,吳遠明早把這小丫頭甩在半路上了。
“挨羅挨,載米載赤來伺雞,伺雞好叫更,伺狗好叫冪。”吳遠明累得半死,鄭莘卻在他背上快活的哼起了臺灣民謠,哼著哼著,鄭莘忽然發現不對勁的地方——開始偏西的太陽竟然在她和吳遠明右前方,鄭莘趕緊揪住吳遠明的耳朵大怒道:“笨蛋,你還說你會辨別方向?你看看太陽,我們現在是在西南方走,不是往北,方向走反了。”
“我看過山東的地圖,記得在歷城縣的西南方有一條玉符河,河邊有一個集鎮叫中公集。”吳遠明解釋道:“到了那裡,我們就可以買馬或者僱車,否則靠兩條腿走路,別說七月初十趕到河間府了,就是八月初十也到不了。”
“是嗎?我也看過山東的地圖,可我沒你那麼好的記心。”鄭莘頗有些不好意思,替吳遠明揉著耳朵道歉道:“不好意思,我揪錯你了,還疼嗎?我給你揉揉。”
“這小丫頭還挺知錯能改的。”吳遠明被鄭莘溫溫軟軟的小手揉得很是舒服,心裡也直癢癢。不過吳遠明唯一的優點就是在女色上頗為自重,忙將注意力轉移到荒野的景色上,只見道路兩旁荊棘橫生,半人高的雜草矮樹充塞田野,這一路走來,竟沒有看到半點人煙,半畝耕作之田,吳遠明忍不住又長嘆一聲,“康熙,這都是你做的好事啊。”
“韃子皇帝做了什麼?”鄭莘不知道吳遠明為什麼指責康熙,便好奇的問道。吳遠明指著荒野,心情沉重的說道:“看到了嗎,這些荒蕪了土地,其實原來都是可以耕作的良田,去年泰安大地震,這一帶的民宅全數倒塌,百姓死傷無數,流離失所。但是康熙那個小麻子怎麼做?他的乾清宮和承德避暑山莊照修不誤,還專門撥出內努銀,給受災的每個旗人每個月月俸加二兩銀子,旗人的房屋倒塌一間還補償紋銀四兩。至於我們漢人,被壓死餓死無數,他小麻子裝聾作啞就象沒看見,漢人百姓們沒了家園,只好到四處逃荒流浪,這裡的田地也就荒成了這樣。”
“可韃子朝廷的邸報和江南計程車林都說,虐待漢人都是鰲拜乾的,他康熙是很愛百姓的,就連我師傅都說康熙待百姓比鰲拜好。”鄭莘納悶的反問道。吳遠明怒道:“韃子朝廷在放屁!鰲拜再不是個東西,起碼他掌管朝政以後,馬上停止了所有大型軍事行動,給老百姓休養生息的時間;康熙的老爸順治搞出來剝削百姓的練餉——就是專門徵收了訓練軍隊的稅賦,也是鰲拜當權後的第一年由他下令停止,這樣的德政,他們愛新覺羅家幹得出來嗎?只是因為鰲拜搞的更名田——就是把大地主的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