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3/4 頁)
的跟班?就能讓耿精忠家乖乖聽你的話?你以為你是吳應熊?”
“我是吳應熊的跟班?”吳遠明傻了眼睛,做夢也沒想到鄭莘是這麼認為他的身份。自作聰明的鄭莘則振振有辭的說道:“你別告訴我,你打算冒充吳應熊吧?如果我沒打聽過吳應熊的情況,也許我還會上你的當,可我已經問明白了,那個吳應熊,已經中毒死在了北京!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應該是吳應熊家跟班或者部屬什麼的,吳應熊死了,所以你拿著吳應熊的金牌回雲南報信對嗎?”
“是,是是,我是吳應熊的部將,拿著他的金牌回雲南報信的。”吳遠明點頭如搗蒜,心說你這麼理解倒也不錯,省去我許多麻煩。鄭莘則得意洋洋的說道:“哼,就你也想瞞過本姑娘法眼?本姑娘再警告你一次,不許打我姐姐的主意,更別想騙我姐姐跟你私奔,否則的話,我馬上把你是吳應熊跟班的事情捅出去,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可以是可以,那你總該把我的金牌還我吧?”吳遠明苦笑著問道。鄭莘一蹦三尺高,堅決的搖頭道:“不行,如果還了你,你這沒良心的臭淫賊十有**肯定會把我拋下,去找你的什麼惠兒妹妹!要還你金牌,等我師傅來了這裡再說。”
“莘莘,你聽我說。”吳遠明剛想再叫時,房間外傳來劉大麻子和洪大山的聲音,“吳兄弟,我們方便進來嗎?”吳遠明忙答道:“劉大哥,洪二哥,你們快請,很方便的。”房門推開,劉大麻子和洪大山先後進來,見鄭莘在房裡,兩人不約而同的露出壞笑,鄭莘看出他們笑的意思,忙紅著臉衝出去找她姐姐了。
“吳兄弟,昨天你要的地圖,我給你拿來了。”洪大山將一卷裝裱好的、很大的宣紙遞給吳遠明。吳遠明奇道:“我要的地圖?什麼地圖?我什麼時候要的地圖?”旁邊的劉大麻子氣呼呼道:“當然是駱馬湖一帶的地圖了,昨天晚上你起碼向我嘮叨了二十次,要我把這一帶的地圖給你。”
吳遠明仔細一想,發現自己是向他們要過地圖——準備迎擊清軍的圍剿,忙告個罪將地圖展開,發現這是一副很詳細的地圖,不僅把駱馬湖中的島嶼、湖岸和附近道路完全描繪出來,就連山峰的高度和樹林、蘆葦蕩都有明確標示,顯然不是這些水匪所能做到的事。旁邊洪大山也解釋道:“吳兄弟,這副地圖是我叫人畫的,那個人是一個路過駱馬湖的讀書人,精通《海島算經》、《製圖六體》和《計裡畫方》這些地理書,所以畫得十分精妙,還給我們做了一個大沙盤,我知道這些東西是軍隊必須的東西,就把它們全部儲存了下來。”
“那人是誰?能把這地圖花得如此絕妙,肯定不是普通人!”吳遠明迫不及待的問道。洪大山一聳肩膀答道:“他叫李寄(注:1)。”
“李寄?”吳遠明有些糊塗了,在吳遠明記憶中,清初可沒有李寄這麼一個地理學家。但是洪大山的回答卻讓吳遠明從床上跳了起來,“李寄的名字是不出名,可他父親的名字就大名鼎鼎了,他父親就是我們大明朝的徐霞客。因為他是個私生子,沒出生以前就被徐家嫁到了李家,所以姓李不姓徐,單名一個寄字。”
“徐霞客的兒子?!他在那裡?在駱馬湖嗎?”吳遠明大嚷大叫起來——如果吳三桂軍隊中能有這麼一個人才,在今後的排兵佈陣和軍隊行進上不知要佔多少便宜啊。洪大山攤手答道:“很可惜,他住在南邊的江陰縣,沒在駱馬湖。”吳遠明先是一陣洩氣,接著又開心起來,微笑道:“還好,江陰離揚州不遠,我還有機會去找他。”
將招攬徐霞客兒子的事情拋在一邊後,吳遠明開始研究起駱馬湖附近的地形來,並不時向劉大麻子和洪大山請教地圖上不明白的地方,努力回憶姚啟聖教給自己的用兵之道,判斷清軍可能的進軍路線和應對措施。細看了一番,結合劉大麻子和洪大山介紹的情況,吳遠明發現清軍以前對駱馬湖的進剿主要是走三條路,一條是吳遠明來等人到駱馬湖經過的邳州,取道沂河入湖;二是從南面的宿遷縣水道入城;第三道則是從徐州出發,走黃河轉進運河進駱馬湖,但這條路實在太遠,陳近南等人有足夠的撤退時間,如果敵人是周培公的話,不可能看不到這點,所以這條路首先被吳遠明剔除,將目光重點定格在沂河路和宿遷這兩條路上。
“劉大哥,洪二哥,你們有沒有辦法讓沿湖的漁民把船集中起來,藏到湖中心的島嶼上,等韃子軍隊被殺退了再回去打魚?”吳遠明決定首先不給清軍就地取船的機會,便向劉大麻子和洪大山試探著問道。劉大麻子和洪大山對視一眼,同時搖頭答道:“不可能,沿湖漁民幾千上萬人,全靠打魚為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