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毛澤東式的個人獨裁就不然了。它雖是個比傳統帝制還不如的寡頭政治,但它畢竟是個現時代的產品,是帝制轉民治的中途現象。它不是個一成不變的定型;相反的,它只是個流動的、權力遞減的‘轉型體制’( Transitional Institution ),甚至是個‘不可或缺的惡症’( a necessary evil )。君不見蔣毛二公的權力,是超過一般的皇帝了。但是權力漸減。蔣經國和鄧小平,就只能算半個皇帝了。經國一死,李登輝就只能做民選的總統了(可惜只是個偏安的小朝廷,而又心懷異志)。再看看大陸上,鄧、江之間的‘權力漸減’,也是很則顯的。繼江者誰?吾不知也。但是繼起者獨裁權力之加快滑坡,則歷史家打包票也。此不才之所以敢一再妄言,我國第二次社會政治大轉型之完成,法治民主之真正實現於中國,或將在下一世紀中葉之後乎?歷史家不是預言家;但是歷史家應該是社會科學家。社會科學家是會根據社會發展的現象,尤其是轉型末期的社會發展的現象,而加以推論的。這一推論在民國初年是不可能的;但是百年回看,歷史家便發現民國初年的社會和政治上所發生的現象,是未有不可理解的了。質諸高明,是耶?非耶?
把近百年來中國的社會和政治發展的大勢,說清楚了,我們就可以談談民國初年的政治史了。請先從袁世凱說起:
袁世凱搖身三變
袁世凱自一九一一年(宣統三年)十月十四日,承武昌起義之機運而東山再起之後,為著他個人的權位,至此,可說已搖身三變。
第一,從他復職至清帝溥儀退位的三個月期間,他對南方的革命派的策略是採取‘養寇自重’的被動的守勢。但是對滿族親貴,則採取極有技巧的絕對主動,以達其逼宮篡位的目的。
第二,自民元四月,他代孫當選第二任臨時大總統之後,直至二次革命之爆發的一整年時間,由於對現代的政黨政治無經驗,袁也是採取觀望的被動姿態以待勢。在此期間,革命黨人的氣焰甚高,黃興、蔡元培等不但說服了國務總理唐紹儀和趙秉鈞都加入了國民黨,(改組前叫同盟會),他們甚至也邀請袁世凱宣誓入黨,以示天下,這個新朝代是國民黨的朝代;袁也只含笑婉拒而已。因此在此期間,政權實質上是掌握在袁氏手中,但是他給外界的印象,卻有被黨人推來推去,無能為力之感。加以此時一般小政客、小黨人、小軍頭在北京議會之內,和地方各省之間也橫行無忌,紛擾不停,血流不止。他們大半也是當年有功革命,如今仍在繼續爭權奪位而已。如山東的胡瑛、張廣建之爭;安徽孫毓筠、黎宗嶽,和貴州的唐繼堯、楊藎誠之爭。都是刀槍齊動。你死我活,民無噍類的。而這些爭權奪利的革命者,往往也只是一些痞仔,為社會所不齒。例如山東都督胡瑛,即有‘雙槍將’的諢名。蓋胡君的手槍和煙槍,皆不可一日或缺也。這些官僚軍閥肆無忌憚,弄得民國不如大清,而舉世騷然,而中央政府,亦無如之何。因而全國人民,包括一般知識分子,和億萬農工群眾,都人心思治。在他們的心目之中,袁大總統反而變成了一股安定的力量,和太平的象徵。市井平民,無不希望他能發揮權力,撥亂反正,重建官箴,恢復秩序。可是在此同一期間,孫中山先生反而變成了黨人的代表,形成社會不安的亂源之一。因此,中山所親自發動和領導的‘二次獨立’(當時也叫‘二次革命’),竟然頗招物議,由於沒有群眾基礎,而敗不旋踵。第三,在二次革命,袁孫正式決裂之後,袁對付民國時代的黨人政客的本領,也大有進步了。他不但以槍殺張振武而籠絡了黎元洪,弄出革命派第一次的‘寧漢分裂’,搞垮了二次革命;他也學會了後來毛澤東‘三寶’之一的打統戰。不但把‘敵人(孫文)的敵人’,如保皇派的梁啟超都統了過去;也把敵人的朋友和朋黨,如蔡鍔,也統了過去【見上篇】。他也知道孫文雖是國民黨的名譽理事長,但是孫文卻控制不了國民黨。因此二次獨立亂平之後,袁就對人不對黨而發出拘捕孫文、黃興、陳其美等‘亂黨’的通緝令。說他們煽動叛亂,破壞統一,和貪贓枉法。後一條是專指孫文所主持的‘全國鐵路總公司’而發的。因為孫文這位鐵路總公司總理的月薪是三萬元,而鐵路一寸未建,其他帳目也糾纏不清,報銷不了,弄得孫總理百口莫辯。
但是袁世凱對孫公所領導的國民黨,卻無半句抨擊之辭。因為這時他還只是個‘臨時大總統’,他還要依靠國會投票轉正,做正式大總統呢。國民黨這時是國會中的多數黨,沒有國民黨議員舉手投票,他這個側室,便不能扶正了。奇怪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