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部分(第3/4 頁)
一件好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列支敦斯登一直與奧地利保持非常密切的關係,但也在戰時因這關係使得該國的經濟元氣大損,而轉而尋求與瑞士成立關稅與貨幣同盟,1919年時更進一步將該國的對外關係(國防、外交)完全委由瑞士代理,組成一箇中立聯盟。
威廉二世還在考慮中,林威卻不想繼續讓威廉二世考慮下去了,德國現在正在英國本土鏖戰,雖然勝利是早晚的事情,但是死亡人數卻越來越高,林威以前估計最多三個月就結束戰鬥,似乎有些樂觀了。想撕破英國人的鐵桶陣,鼻息還要更多的軍隊,所以才會讓義大利和法國再次加大兵力的投入。
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家,收到了死亡通知單,現在國社黨必須找到一件事情轉移民眾的注意力,沒有比勝仗更加振奮人心的事情了,但是希特?勒差不多已經把能打的國家全部打完了,林威放眼一看歐洲,悲哀的發現,已經沒有國家讓德國去進攻了。如果不是今天看見瑞士人,林威都已經忘了世界上還有一個德語區沒有被德國合併,所以才臨時起意說要合併列支敦斯登。
雖然這個國家小的忽略不計,但是在怎麼說也是一個國家,合併這種事情至少可以吸引住德國民眾幾個月的時間,讓他們暫時忘記戰爭。況且德國有充足的理由這麼做,列支敦斯登和德國也有很大的關係,1805至1814年為拿破崙控制的“萊茵聯盟”成員。1815年加入“德意志聯盟”。1852年列與奧匈帝國簽訂關稅條約,1919年隨奧匈帝國崩潰而終止。
既然德國連奧地利都能合併,自然就可以合併列支敦斯登,希特?勒當時對瑞士的態度之所以做出讓步,林威也是知道其中的利害的,但是德國的主要敵人法國和英國還在虎視眈眈,希特?勒不敢向對待東方國家那樣,進攻瑞士,所以才對這個問題做出了讓步。而今天英國自身難保,法國更是已經成了德國的盟國,希特?勒當時的困境,早已經不存在了。林威自然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陛下,列支敦斯登的人都是日耳曼人,我們應該讓他們和我們在一起!”林威說道,;“沒有人可以在這件事情上面給德國反對,沒有人!”林威充滿威脅的說道。
林威走到伯尼斯·費恩貼著他的耳朵,用在外人看來滿臉春風的神情冰冷的說道,;“你們瑞士都自身難保,最好不要在這件事情上反對,如果你們同意,德國願意和瑞士簽訂永久中立條約!如果德國反悔,你可以把這份條約公佈到世界上!”
轉眼間,林威就開始和伯尼斯·費恩勾肩搭背了,低聲說道,;“列支敦斯登只有一百多平方公里,瑞士雖然小,但是卻不至於因為這點土地和德國摩擦吧,難道你有親戚在列支敦斯登?”
不知道是不是林威的威脅起了作用,還是伯尼斯·費恩想到了什麼主意,竟然對威廉二世說道,;“陛下,如果德國的決心不可更改的話,我希望可以在列支敦斯登舉行公投!讓他們自己作出決定!”對那裡人的心思,伯尼斯·費恩可是直到的很,這種小國一般沒有爭霸的心思,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實力。所以最希望和平,所以只要放出訊息,說加入德國之後,就必須參加戰爭。
這樣一來,當地人一定會反對加入德國。這才是伯尼斯·費恩提出這種建議的原因,瑞士和德國相比,差的太遠了,不能明著反對,只能提出來這種方案,希望能夠阻止德國。
“好吧,這件事情就交給他們自己的決斷!”威廉二世點頭說道,威廉二世不擔心其中的蹊蹺,因為他知道,壞人不需要自己做,國社黨處理公投的事情經驗實在是太多了。
林威馬上看出來威廉二世的意思,作為皇帝,這種威逼的事情他是不會做的,但是自己可以。伯尼斯·費恩以為自己的心思不會有人發現,卻不知道這種問題在林威面前完全是班門弄斧,林威處理這種事情已經太多了,從奧地利道斯洛伐克,只要德國希望有什麼結果,國社黨就能操作出來什麼結果。
所以林威馬上同意道,;“這最好了!”還沒等伯尼斯·費恩高興起來,林威接著說道,;“為了避免這次公投有人操控,德國必須派出觀察員!保護當地人的權力,這樣吧,我們黨衛軍還有一批新兵正在靠近那裡的地方訓練,我可以調撥出來一千五百人,駐守列支敦斯登。這樣就不怕有人操控當地人的公投結果了!”
說完話,也沒有管伯尼斯·費恩的臉色,微微的前身向威廉二世說道,;“陛下,我還有事情要辦,就先走了!”平時林威可以和威廉二世胡鬧一下,古斯塔夫在場的情況下,林威還是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