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3/4 頁)
被圍困二十多天的蘇聯第五十四師,僅僅只有千餘名士兵還能夠戰鬥。芬蘭第九步兵師在北方戰鬥集團的掩護下,用火炮不的轟擊著蘇聯軍隊的防線,終於在傍晚時間突破了蘇聯第五十四師的防線,蘇聯第五十四師的官兵們,崩潰了。
不斷的有掉隊計程車兵,穿過森林,想要逃出包圍圈。不過森林裡已經被米歇爾?蓋伯梅爾上校埋伏好了足夠計程車兵來殲滅他們。也就是說,只要蘇聯人進入了森林,他們就在也出不來了。
1940年1月30日,蘇聯第五十四師全全殲,米歇爾?蓋伯梅爾上校在給禮物內的戰報中寫道,;“領袖,從我們到芬蘭以來,已經全殲了三個蘇聯師,我想這樣進行下去,蘇聯人很可能會在芬蘭遭遇滑鐵盧”。
林威看著戰報,笑了笑沒有說話,而是從抽屜裡拿出一張紙,這張紙上面寫滿了蘇聯這次出兵的兵力和所屬番號,林威找到了蘇聯第九集團軍第五十四師的位置,拿出鉛筆,大大的劃了一個叉。在這個叉的邊上還有兩個叉,依稀能夠看出來四十四和一六三的字樣。
這個時候蘇聯南路集團的攻勢中,第八集團軍的第一六八師,也在拉嘟嘎湖北岸被芬蘭軍隊合圍麼殲滅在了哪裡,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蘇聯的部隊中就有四個師永遠消失了。
可是這個時候,可是這個時候,國內卻來了一個讓林威不安的訊息,原來希特?勒最近正在和國防軍的將領們商議,準備向北進軍。事情是這樣的,德國的鐵砂礦主要是在瑞典進口,麥和挪威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德國海軍長期以來就在注視著北方。德國沒有直接進入大洋的出海口,這個地理事實,在第一次大戰期間,就已經給它的海軍軍官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英國用魚雷和巡邏艦隊,從設得蘭群島到挪威海岸,橫跨狹窄的北海,佈置了一道嚴密的封鎖網,卡住強大的德國海軍,嚴重地阻礙了潛水艇突破封鎖進入北大西洋的企圖,並且使德國商船不能出海。德國的外洋艦隊從來也到不了外洋。
在第一次大戰時期,英國海軍的封鎖,曾把德意志帝國窒息得喘不過氣來。在兩次大戰期間,指揮規模不大的德國海軍軍官們,仔細考慮了這一經驗和這個地理事實,認為將來再對英國作戰時,德國必須設法在挪威獲得基地,這樣才能擊破英國在北海的封鎖線,為德國海面和海底艦艇開啟通往廣闊海洋之路,從而使德國能夠扭轉局勢,對不列顛群島實施有效的封鎖。�
早在去年的十月份,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元帥,再次向希特?勒提出取得挪威基地的重要性。可是那個時候波蘭戰役剛剛結束,希特?勒正在和國防軍的將領們鬥法,讓他們屈從希特?勒的意志,向英法進攻,所以顯然顧不上雷德爾元帥的建議。挪威問題,他顯然顧不上了。但是過了兩個月,嚴冬即將降臨,德國鐵礦砂的供應受到新的威脅,因此這個問題又重新提到了日程。
原因是,德國的生存要仰賴瑞典鐵礦砂的進口。戰爭的第一年,德國每年消耗的1500萬噸鐵礦砂中,就有1100萬噸要從瑞典進口。在天氣暖和的月份裡,鐵礦砂還可以從瑞典北部經波的尼亞灣越過波羅的海運到德國。即使在戰時,這一條線路也不會發生問題,因為波羅的海已經被有效地封鎖起來,英國的潛艇和艦隻無從進入。但是到了冬天,這一條海道運輸線由於結了厚冰,就不能使用了。在嚴寒的季節,瑞典的鐵礦砂只好改由鐵道運到挪威港口納爾維克,然後再用船沿挪威海岸運到德國。德國運鐵礦砂船隻的整個航行路線都在挪威領海以內,這就給英國海軍艦艇和轟炸機的破壞提供了機會。
在倫敦,英國當時的海軍大臣丘吉爾馬上看到了這一著。在戰爭爆發後的幾週中,他曾經努力說服內閣批准他在挪威領海內佈雷,以便阻止德國運輸鐵礦砂。但是張伯倫和哈利法克斯不願侵犯挪威的中立,這個建議就暫時被擱起來了。�
1939年11月30日,蘇芬戰爭的爆發,根本改變了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局勢,大大增加了它對西方盟國和德國戰略上的重要性。由於不知道德國已經秘密派出軍隊幫助芬蘭,法國和英國都在蘇格蘭著手組織遠征軍,準備幫助芬蘭進攻社會?主?義的蘇聯。
但是遠征軍只有透過挪威和瑞典才能到達芬蘭,而希特?勒也立即看出,如果盟軍被允許透過這兩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國家的北部,那麼他們就會以維持交通為名,留駐足夠的兵力在那裡,以便完全截斷瑞典鐵礦砂對德國的供應,同時也一定會從北方對德國進行包圍。這就更加劇了這一問題的急迫性。
如果要是林威在柏林的話,一定會勸說希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