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3/4 頁)
老了,您請。”
“吳大人見笑了!您掌管著戶部,腳踩著金山銀海,您請!”
“宋大人,光是前門樓子那兒,就有三家宋氏銀號!怎麼樣,撥出一點來?”
“那不是在下的,只是碰巧與老闆同姓,在下輩份小,品級低!豈敢放肆!您請您請”
眾臣苦苦爭論,各式各樣荒誕不經的理由都冒了出來王承恩冷眼相看,雙手越攥越緊這時,忽有一大臣醒悟,說道:“哎,老國丈在哪裡?”
眾臣左右一看,周奎正悄悄地溜進小道。眾臣立刻大呼小叫:“老國丈,您可千萬別走!您走了,拋下我們怎麼辦哪”
立刻有大臣上前,生拉硬拽地硬將周奎拉回來。現在,眾臣有了依靠,都說:“老國丈,您又是老前輩,又是皇親國戚,還是大公無私的臣工表率!您快請吧”
周奎眼見走脫不了,實在無奈,幾乎痛苦地說道:“老夫雖然貴為皇親,但確實家徒四壁。這麼著,皇上旨意是‘捐俸助餉’,也就是捐出俸祿以助軍餉。老夫就捐出整整半年的俸祿吧,啊?”
眾臣一聽,頓時恍然大悟,喜叫:“好好!”
周奎上前執筆,邊寫邊咕嚕著:“老夫每月的俸祿是一百二十兩,六個月共是七、七、七百二十兩”
老國丈周奎剛擱下筆,立刻有臣上前搶著填報:“在下也捐出半年俸祿,總共六百四十兩!”
另有臣上前搶填:“在下不敢前輩們比肩,應該矮一頭,在下捐助五個月的俸祿吧!”接下來,每個大臣都沿用此例:五百兩,四百兩甚至一百零六兩!
王承恩在一旁冷眼看著,心裡卻氣得要命,王承恩嘴上一言不發,靜待各位大臣都填報完之後,王承恩冷笑道:“大家都是明白人,區區俸祿,只是各位每月收入的九牛一毛!老夫想起,剛才在朝廷上,周老皇痛哭流啼說過一句話,‘皇上此舉,驚天地而泣鬼神’。老夫轉送各位,叫做‘百官此舉,驚天地而泣鬼神哪,亙古未聞~~~’佩服!”
王承恩拿起白綢一看,立刻算出總數,道:“全部捐助加起來,共計一萬二千餘兩。還不到皇上捐助的零頭的零頭!各位大人的忠君之心、報國之誠,老夫多謝!”
王承恩施禮,然後與小太監王曉之各執一角,高舉起那白綢,迎風飄然而去――活像高舉一副義旗。
眾臣們互相對望了一眼,彼此惴惴不安乾清宮玉階上,那副白綢已被裱糊好,展示在玉階下。小太監王曉之在旁守候。周後踱來,看著捐助表,驚怒:“怎麼,我父親只捐助了七百二十兩?”小太監王曉之恭敬地:“稟皇后娘娘,老國丈親手書寫,捐助了半年俸祿。”
周後滿面羞慚,一言不發,轉身離去。
坤寧宮,周皇后盛妝佇立在客廳中,頭上佩掛著從未有過的許多珠寶釵飾。一宮女入報:“秉娘娘,袁妃、田妃,寧妃都來了。”
周後說道:“請~!”
宮女退下,三個美貌嬪妃步入,恭敬地向周後施禮:“臣妾給娘娘請安。”
周後微笑:“妹妹們都坐吧。”
眾嬪妃入座。周後親切地道:“妹妹們,皇上為中興大明,親自和臣工們一塊兒捐俸助餉。我們後宮嬪妃們,應該為皇上分憂、為國出力才是。你們說呢?”
眾嬪妃互相看看,齊聲道:“娘娘說的是。”
周後道:“我想和妹妹們商量一下,從明天起,各宮都開始撙節用度,縮減開支,省下銀子來,給朝廷做軍餉,你們說,行不行啊?”
“行,行!謹遵娘娘懿旨!”袁妃和田妃說道周後高興地道:“那做姐姐的先謝謝妹妹們了”周後說著帶頭除下珠飾玉釵,一樣樣擱進身邊的盤中,說,“這串東珠,我用不著了,拿去變銀助餉吧。這隻雙鳳金釵,我也用不著了”
嬪妃們見狀,個個驚訝互視。過了一會兒,她們明白了,紛紛地、也是無奈地從自己頭上、頸上取下若干金玉釵飾,放入盤中。勉強笑道:“這些釵飾,原本是皇上賞的,捐給朝廷吧”
周後喜道:“妹妹們這番心意,皇上肯定高興!”
嬪妃笑道:“都是應當的,再說,我們捐得再多,也不能跟娘娘比啊。”
周後看了看盤子裡,只有袁妃和田妃放入的首飾最多◆◆◆◆◆◆◆◆◆乾清宮暖閣,崇禎正在與張國維和陳演商議政務。王承恩匆匆步入,笑道:“秉皇上,皇后娘娘領著後宮嬪妃們,在花園裡開了一片荒地,正在種菜呢!”
崇禎大喜,連聲說:“好,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