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頁)
子們哭爹喊娘。”阿濟格狂妄的大笑,“走,咱們繞過洪老賊的屁股,直接去踹他的命根子!”
【136】穿越就是要改變歷史的
午後,申末酉初,海邊涼風陣陣,頗有關內的深秋味道。雖然只有三四級風,海面上的風lang卻是很大。放眼望去,一陣一陣的秋風,一陣一陣的lang濤,帶著白色lang尖,不停地向海岸衝來,衝擊著沙灘、礁石,也湧向筆架山,拍擊著筆架山岸邊,飛濺起耀眼的銀花。這時候,運糧船和漁船,大部分都靠在筆架山邊的海灣處,躲避風lang,但也有些大船,滿載著糧食,正在卸下糧食。筆架山四圍修著土寨、箭樓、碉堡,有不少明軍駐守,旗幟在風中飄揚。
總監軍、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麒看著民夫和士兵將糧食從船上卸下,不無感慨地說道:“大明各地連年災荒,國家籌措軍糧很不容易,從海路運來,也不容易。現在風力還算平常,海上已經是波濤大作。可見渤海中常有糧船覆沒,不足為奇。”一旁的兵部職方司郎中馬紹愉夜說道道:“正因為軍糧來之不易,所以皇上才急著要解錦州之圍,免得勞師糜餉。洪督師也是老臣了,怎麼就不明白這個道理呢?”
其實張若麒之前來到海邊以後,並沒有立即過問保護糧運的事。他乾的第一件事是同馬紹愉一起,找到一條很大的漁船,給了漁民一些糧食和銀子,派幾個親信兵丁和家奴駐守船上,以備萬一。早在他以前盛氣凌人地催促洪承疇進攻的時候,他已經暗暗地同馬紹愉商定,要從海上找一條退路。所以,當申時三刻建奴攻奪筆架山以北的三角山時,他不是派兵抵抗,而是同馬紹愉和一些親信隨從迅速登上了船,等待起錨。
很快,筆架山的橋頭堡三角山被建奴攻破,那些潰逃到海邊的部隊和原來在海岸上保護糧運的部隊,在建奴的猛攻下,紛紛往海灘敗退。洪承疇派給張若麒的二百名護衛,也站在離漁船十幾丈遠的沙灘上,保衛著漁船。當建奴進行最後衝擊的時候,明軍繼續往水邊退去。但是他們越退水越大,沙越軟,行動也越是困難。
建奴騎在馬上,直向退走的明軍射箭。明軍也用箭來回射。後半夜潮水漲了,漲得很快,加上風力,漸漸地漫到人的大腿上,又很快地漫到腰部,還繼續往上漲,並且起了風lang。建奴趁這個時候,又猛烈地射箭。明軍起初還回射,後來人站不穩了,弓被水浸溼了,弓弦軟了,鬆了,箭射不出來了,縱然射出來,也射不很遠。建奴的箭像飛蝗般地射過來,許多人已經中箭,漂浮在海面,有的淹死,有的呼救。一些將領還在督陣,預備向岸上衝去,但是已經不可能了。儘管在平時,這些將領和士兵之間有許多不融洽的事情,特別是有些將領侵吞了士兵的軍餉,可是到了這個時候,這一切都忘記了,大家想的是如何共同逃命,如何不要被建奴殺死。還有些將領平時對士兵多少有些感情,這時士兵就成排成排地站在他們前面,企圖用自己的身體擋住建奴射來的箭,保護自己的長官。許多士兵在將領前面一排一排地倒下去,被水沖走,而最後將領們也中箭身亡,漂浮海面。
本來,守衛筆架山的明軍軍官也不是膽小的懦夫,他故意放建奴進入細長狹窄的天橋地區,然後居高臨下,以火器和弓弩大量殺傷建奴。硬是在阿濟格一個時辰之內拿下筆架山的狂言給打破了。
但是,他低估了建奴要攻佔筆架山的決心。眼看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東方的天空還是出現微亮,眼看海水將筆架山的天橋漸漸吞沒。阿濟格再也忍不住了,他抽出腰刀,大喊一聲:“大清的巴圖魯,隨我馬刀所指~~殺呀!”
“吼~~”無數建奴在震天動地的“速促那~哇”聲中不顧一切地衝向那段即將被吞沒的天橋張若麒見到建奴如此亡命,早就嚇破了膽,趕緊下令把船上的幾個布帆完全撐起來,乘著風勢,揚帆而去。有些士兵和將領多少識些水性,看見張若麒的漁船經過,一面呼救,一面游過去,但張若麒全然不理。有些人被海lang猛然推到船邊,趕緊用手攀援船舷,一面呼救,一面往上爬。船上的親隨都望著張若麒。張若麒下令用刀劍向那些人的頭和手砍去。霎時間船上落了許多手指頭,還落下一些手。船就在漂盪的死屍和活人中衝開了一條路,直向東南駛去。
“監軍跑了~~”不知道誰喊了一聲頓時這聲喊象壓彎駱駝背的最後一根稻草一樣,徹底瓦解了明軍的最後戰意,阿濟格騎著戰馬趟著快要沒到馬鞍的海水衝上了筆架山張若麒坐在船艙裡,想著既然筆架山的軍糧被奪,那裡很可能會有建奴的船隻,得繞過去才好。果然到拂曉時,他遙見筆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