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2/4 頁)
向宋友亮行禮“哪裡的話,你們幾大商幫在其中也出力不小。放心,我宋友亮不會虧待你們~”宋友亮輕撫古雨山的肩膀古雨山再拜道:“小人的第一桶水是大人給的,這輩子小人都願意為大人效力,不求回報~!”
宋友亮點了點頭,他看古雨山的神色十分誠懇古雨山站直了身體,說道:“這次小人幸不辱命,為大人物找來了朝鮮的幾大商團行首,他們正在小人的店鋪等待接見。”
“都有哪些人?”宋友亮問道“江商的行首樸昌恪、松商行首全世甲、京商行首伊膺強~”
客、全是假、意yin強~~~宋友亮差點笑出聲來,這名字叫的太有個性了“他們同意從我們這裡購買菸草和福壽膏銷往關外嗎?”宋友亮問道古雨山得意地笑道:“他們不願意都不行~~”古雨山從懷裡掏出一個裝飾的十分精美的小錦盒,“他們三人一開始不相信福壽膏的威力,於是小人便讓他們三人自己親身試一下。結果三人都抽上癮了~~~”古雨山邊笑邊說道:“如今小人要他們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
“做得好~!”宋友亮說道:“我果然沒有看錯人。但是你要記住,第一,這福壽膏千萬不能流入大明市場,一兩都不可以。第二,出口的量和價格要嚴格控制,這一來是為了能維持高價,二來是防止韃子發覺之後大量套購再返銷進我大明。”
古雨山鄭重其事地答道:“小人明白。這福壽膏初吸食的時候可以讓人神采飛揚、不知疲倦,可癮一上來就四肢無力,手腳發軟。如果我大明子民吸食此物,必會遭亡國滅種之禍!我古雨山不能做這個千古罪人。”
宋友亮正想再誇讚幾句,忽然有小卒來報,“報大人,來了一夥古怪的人,說要投軍~!”
“什麼古怪的人?”宋友亮詫異道“一些人像是中原綠林、一些人是朝鮮人、還有一群和尚、聽說話也像是朝鮮人~!”
“朝鮮人?和尚?”宋友亮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果然,在新建的海陽衛西校場轅門外,聚集著一群人。從服飾看,有穿著大明漢服的漢人,有穿著燈籠褲的朝鮮人,還有幾個身穿僧衣的和尚,但是與明朝和尚略有不同。
“這位便是海陽衛指揮使、守備官宋友亮宋大人~!”潘玉柱屈居宋友亮身後,躬身道“想不到名鎮山東的宋大人這麼年輕,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一個年級三十來歲的漢人首先行禮道:“在下張萬騰,兗州武師,率領一干弟子前來投軍,殺敵報國~!”
宋友亮拱手還禮,問道:“好漢練的是何門何派?”
張萬騰笑道:“千躍張之跌的嫡傳弟子。”
“哦?好漢練的是地躺拳?”宋友亮笑問“正是~!”張萬騰笑道:“方才我看大人計程車卒操練,步伐整齊穩健,手執長槍如山而進,看似勢不可擋,但是百密一疏。”
潘玉柱皺眉,哪有這樣說話的?
宋友亮確實莞爾一笑,說道:“好漢說的,可是下三路?”
“正是~!”張萬騰不卑不亢地說道:“雖說一寸長一寸強,但長槍太長之後就顧不到身前腳下。如果我面對大人的兵士,只需就地一滾,滾到他們腳下,那還不是任我宰割?”
宋友亮欣喜地說道:“我早就想到了此節,可惜軍中無人會使地躺拳或者地躺刀之類的武藝。現在好漢主動前來投軍,真是雪中送太。”
張萬騰也是大喜道:“大人就是收下我們了?”
“好漢帶來多少人?”宋友亮問道“不多不少,正好整一百~!”張萬騰趕緊答道“好,就將你們編為一個百戶,專門負責教授地躺拳和地躺刀~!”
張萬騰興高采烈地跟著軍吏登記造冊去了,另一波朝鮮人由圍了過來,“小人是朝鮮人,名叫崔孝一,是朝鮮的軍人。因為朝鮮已經被親韃子的西人黨金自點把持,小人只能來大明繼續抗擊韃子。”這個朝鮮人說著流利的漢語“你就是崔孝一?”宋友亮有些意外崔孝一,朝鮮關西人。崇禎末年,崔孝一舉家浮海,在山東登州海邊登陸,輾轉投靠山海關外的寧遠總兵吳三桂。這個朝鮮人為何不惜千里而來當兵?當時的朝鮮王朝已投降滿清,割斷與大明皇朝二百多年的宗藩關係,該國的志士仁人再沒法在本土抗清,唯有來到父母之邦執干戈以衛社稷。
滿清鐵騎曾先後兩次攻陷朝鮮,殺戮之慘,不下於萬曆年間的抗倭之戰。滿清得勝撤軍時,擄走數十萬朝鮮人,在遼東(人市)作牲畜般公開拍賣;家屬想贖回親人的話,則需(男黃金五蔖,女三蔖),簡直是擄人勒贖!因此,朝鮮大部分家庭都與滿清有血海深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