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部分(第3/4 頁)
按。
秦子禾當然不知道開始時王國忠是把他的名字放在了第一位,刊出時在第二位則是由王老的秘書崔世傑給改動的。但對於這樣一篇有爆炸性轟動效應的文章,以他如今的地位和資歷,放在第一位是根本不堪重負的,也是無法承受的,崔世傑很有先見之明,聽了王國忠介紹過秦子禾後,果斷的做了改動,雖然這篇文章有一定的風險,卻更能為王國忠博得政治聲譽,這正是他幕僚一生的老道之處,更是王老看重他的原因所在。
面對如此洶湧的鋪天蓋地反對和批判之聲,秦子禾知道王國忠現在的日子一定不好過,想打個電話過去安慰一下,可一時間又不知道說什麼是好,總不能說王書記你別急。蘇聯馬上就要“8、19”了吧,尋思來尋思去的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因為,距離“8、19”已經很近了,到時自然會一切如願。
秦子禾再翻翻《松江日報》心裡不由得感嘆,省級報紙照比那省中央大報總是慢半拍,《R民日報》的二論都出來,《松江日報》這邊還一點動靜也沒有,不是他們看到中央大報,而是正處在觀望之中,事情在沒有明朗之前他們是不敢跟風的!
從第三天開始,省裡的《松江日報》才陸續刊出幾篇評論文章,開始的幾篇評論文章都是就事論事,一副理論爭辯姿態,後期可能是受了中央級大報的影響,陸續刊出了幾篇言辭比較激進的批評文章,但與中央級大報相比,還是顯得力度欠缺了一些,畢竟王國忠做為松江省一地級市委書記,《松江日報》在沒得到省的明確態度之前,也不敢太過份,畢竟現在不是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時代了。
在這期間,市委書記白萬年看了相關報道和那篇理論文章後,打電話詢問過秦子禾,秦子禾只是推說在王書記家做客時,閒談蘇聯的局勢時,自己從經濟滲透的角度講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可能是王書記有感而發,並帶上了自己的名字。如此而已。王國忠是白萬年的頂頭上司,他當然不好去問王國忠,更不能對此發表意見,只能靜觀事態的發展。
在此期間,鐵路方面出資修路的錢款也批了下來,白萬年親自出面,高調的參加了部隊和鐵路方面出資修路的捐贈儀式,並宣佈市政府出資20萬元建設這幾條路段的配套綠化工程,把鐵東兩橫四縱的路段建設定為市裡的重點工程,同時把部隊通往市區的主幹道更名為軍民路,召開了全市相關部門參加的工程協調會議,會上明確指出此項工程由鐵東街道全權負責,各部門必須不打折扣的全力配合,誰耽誤了工程的進度拿誰是問,而且還暗示各部門和所有人不得以任何名義向工程的發包工作伸手,否則嚴懲不貸!
雖然1984年國務院就頒佈了暫行規定,提出改變行政手段分配建設任務,實行招標投標,大力推行工程招標承包制,建設部也印發了建築安裝工程施工和設計招標投標的試行辦法,根據這些規定,各地也相繼制定了適合本地區的招標管理辦法,開始探索我國的招標投標管理和操作程式。但是這個時期招標投標只是試行和推廣階段。主要側重在宣傳和實踐上,還處於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一種探索。
即使到91年,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地級以上城市都相繼成立了招標投標監督管理機構,工程招標投標專職管理人員不斷壯大,已初步形成招標投標監督管理網路,但是做為縣級市的輝河市還沒有完全實行工程招投標制度,大多情況下都是政府直接分配建設任務,重大工程上面要求必須進行招投標的時候,也是以議標為主,隨意性很大。此次修路工程完全由鐵東街道全權負責,就是意味著把工程發包的權力也交給鐵東街道。而鐵東街道的掌門人秦子禾頓時成為了焦點!
140萬的工程在這個時候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是一塊非常誘人的大蛋糕,儘管市委書記白萬年在會上提出的嚴厲的要求,可私下裡各路人馬還是粉墨登場,他們明面上不敢透過手中的權力給秦子禾施壓,但暗中透過各種渠道表達了個自的意願,暗示這次有市委書記給你撐腰我卡不了你,咱們還以後,讓秦子禾煩不勝煩。
道路的設計和綠化設計秦子禾都交給了市建築設計院進行設計,工程發包的事情他卻十分的小心,某些的威脅他可以不管,但是工程質量卻不可以不顧,這次班子會上他再沒有客氣,定下了施工單位資質等一系列的調子後,明確此次工程的發包必須他拍板決定!
遼東鐵路局在投入這筆資金的同時,還帶了一個附加的條件,就是鐵路部門投入的這60萬資金的工程建設,必須由輝河鐵路建築工程段承建,因為,這個建築工程段是鐵路內部的集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