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3/4 頁)
卿,目前的呂不韋,簡直是毫無招架之力。
郭縱猶豫著道:“要是呂兄信任於縱,縱卻有個辦法,可令呂兄不至因物而生禍!”
現在的呂不韋,要說絕對信任郭縱,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來於二十一世紀的他,很清楚一點,那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就算是再親近之人,對於他來說,都是不能完全信任。起碼他永遠不會告訴任何人,自己是從兩千多年後的未來,穿越重生而來。
但目前的郭縱,卻是可以令呂不韋產生一定的信任,雖然這信任是建立在利益之上。聽起來,雖然有些市儈,但人與人之間,最簡單、最直接、最可靠的關係,卻恐怕都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之上。
呂不韋笑望郭縱,“郭兄,我要是連你都信任不得,卻還能信任何人呢?有什麼辦法,儘管說就是了。”
郭縱指了指自己的鼻子,“縱家裡就經營鑄造之術,所以可以給呂兄這刀和鎧甲,做些裝飾,讓人表面看起來,它們就像普通的金屬製品一樣。”
這的確是個好主意,這樣自己既可以繼續使用,卻還不會被別人發現它們的妙處。呂不韋正想答應下來,卻見郭縱把手搭上了他的肩膀,“但呂兄卻要與我回趟長平了!”
去長平?呂不韋馬上反應過來,郭縱帶著自己去長平。即能解決自己這鎧甲武器上的麻煩,又能幫助郭家解決鐵劍之事,還可使呂家遷到長平之事更加順利,這可是一舉三得的好事!
郭縱這小子的腦子,也不簡單啊!
“可是君侯那裡”呂不韋對郭縱的建議,很是贊成,但是卻擔心平原君不會答應。
郭縱壞笑著,俯在呂不韋耳邊道:“其實咱們只要先然後”
呂不韋聽了,眼前一亮,“此計大善!就照郭兄說的辦吧!”
“對了,郭兄,我還有些事情想要向你請教。”
郭縱聽到呂不韋說有事請教自己,狐疑的道:“呂兄您沒開玩笑吧,您請教我?這讓縱如何敢當,有事您儘管問來便是,何必和我客氣呢。”
當下呂不韋就把秦越人對自己說的兵家裡,什麼戰門、將門的事學了一遍,然後疑惑的問道:“郭兄,你可知道這其中的奧妙嗎?”
郭縱一聽是這事,笑道:“這裡哪兒有什麼奧妙可言,事情是這樣的”
原來這戰國兵家,在沒有分裂以前,就分為四系三門。四系分為: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和兵技巧家。而三門分為:內門、戰門、將門三部分。按照其作用來講,內門其實就是維護兵家存在的武裝力量,也是真正掌握兵家,吸納天地靈氣方法的人員,其中的弟子,基本都不參與到軍隊中去。戰門主要是培養武力的地方,很多戰門出來的人,都負責士兵戰鬥力的訓練,或者作為低階軍官出任武職。將門卻是統兵者的搖籃,都尉及將以上的指揮者,幾乎都是出於此門。
兵家本是在孫氏一族的領導下,但由於眾諸侯國間戰亂不斷,各諸侯國中的兵家之人,在諸侯們的支援下,相繼獨立起來,這才形成了各國中的兵家閥派。
現在這些兵家的閥派中,又以韓趙魏楚燕齊秦七閥為最,而正統的兵家宗主孫氏,卻和他的周主一樣,只能看著下面的閥派,愈發的強大,卻無力對其發號施令。
雖然各諸侯國的兵家閥派,已是如同他們的諸侯主人一樣,與周王離心離德,但卻保留下了兵家各門來。畢竟這三門對於閥派來講,還是大有好處的。
呂不韋聽了兵家的變遷,心下感慨萬千。這兵家孫氏之所以沒落,雖然有著諸侯王們的推動,但從根本上來看,還是管理制度的問題。按呂不韋的話說,就是兵家並沒有形成自己的企業文化,所以對於客戶的利誘,下面的管理人員與員工才會紛紛跳槽,使企業土崩瓦解。
“這兵家還真是亂套,可惜了孫子一代大家啊!”呂不韋感慨的道。
郭縱聽了他的話,深有所感的道:“現在豈止是兵家一家如此亂套。我儒家現在也分成子張之儒、子思之儒、顏氏、孟氏、漆雕氏、仲良氏、孫氏與樂正氏八派。墨家更是分裂為三支,以守城著稱的守墨、以進攻為主的攻墨、以修習技擊為主的俠墨。道家的派系更多,最著名的有四大派系:莊派、楊朱派、宋尹派和黃老派。其餘各宗家學派也是如此,都是分崩離析,閥門眾多。可能只有創家立宗的軻駱客的小說家,因其始之宗主尚在人世,才沒有走上分裂一途吧。對了,還有低調的農家,也很完整,但可惜他們只對農耕生產也興趣,其他之事卻根本不稀參與。”
要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