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昨夜院裡有動靜嗎?我怎麼沒聽見?呂不韋正在狐疑,卻猛然想起與水湄的數度大戰,當下頰上灼熱起來,胡亂應道:“沒睡好,那就去睡吧。不用跟著我了,我自去前院找郭兄就行。”
望著呂不韋狼狽逃去的背影,春桃遮口輕笑起來。
“郭兄,早啊!”
郭縱聽到呂不韋的聲音,故意咳嗽一聲,“妹婿啊,為兄一會帶你四下轉轉,也好”
這廝也太無恥了吧,雖然和你妹妹的事基本是定了,但你也不能現在就和我擺舅子的譜吧。
呂不韋白了郭縱一眼,“吃飯,吃完出發!”
草草吃過早飯,呂不韋等人在郭縱的帶領下,躍馬踏四方。先去了莊外的田地看了看,之後又到了呂家在長平的新酒坊,見到比過去酒坊大了二、三十倍的新酒坊,呂不韋等人不由對郭家的財力感嘆起來。
接下來的一站,卻是此行的重點——郭氏鑄造坊!
還沒等靠近鑄造坊,就見外圍四處碉堡林立,箭塔高聳。
望著四處巡邏的郭傢俬軍,呂不韋問道:“我看這鑄造坊附近,起碼有數千計程車兵,你郭家到底養了多少私兵?”
郭縱呵呵笑道:“不多,才區區一萬之數!”
一萬?這還不多!一個濮陽城,駐軍、城衛、巷兵加起來,才一萬多點。一萬家兵,你還說不多?
郭縱見呂不韋鄂然,一夾馬腹,靠近了些道:“還有門客三千多人,死士兩千。”
呂不韋搖了搖頭,嘆道:“你郭家有如此兵馬,也不怕大王懷疑於你郭家嘛。”
郭縱眨了眨眼,“這點人手還都不夠用了,還要經常借調我叔父的長平駐軍,幫著經營生意呢。”
見呂不韋疑惑,郭縱解釋道:“我郭家在各國有店鋪四百多家,運送貨物,一支商隊護衛就要千人以上,這萬多人一撒下去,幾乎都見不到人。”
呂不韋想想也對,按二十一世紀的標準來看,郭家做的絕對要算是國際貿易。沒有強大的護衛系統,在這烽煙四起的戰國,只怕才一過國境,就要被人盯上,給打劫了。
郭縱有些傲然地道:“我郭氏作為天下三大鑄造之一,這工坊自然是很巨大。這工坊內分五大匠間,都有不同功用。走,我帶你們去轉轉,也熟悉下這裡。”
第一匠間是熔礦成坯間,是五大匠間的基礎間。
呂不韋四人跟著郭縱,行入巨大的匠間裡,頓時便感到一陣熾熱的熱浪撲面而來。雖然幾人都是修習功法之人,但也不由額頭微汗。
龐大的匠作間之中,無數精壯男兒赤裸著上身、只穿及膝短褲,正在其中,揮汗如雨的忙活著。
各人分工明確,各司其職。爐火匠們看守著一爐爐熊熊的爐火,用鼓火機不停地控制著熾熱的爐火。而爐火上則放著一隻只坩堝,坩鍋裡面是一塊塊壘放著的礦石。在爐火的高溫冶煉下,礦石逐漸融化出較為橙紅色的金屬汁液來。
在每處熔爐的爐火匠身邊,都有著三個忙碌的負責新增礦石、並轉送金水的補充匠。而他們之側,就是負責將金水提純、冷卻、形成坯塊的成坯匠!
看著這熱火朝天、運轉不息、井然有序的一幕,王翦等人都被深深地震撼了,好在呂不韋前世時,也曾經去過一些大型的工廠,對這種作坊式的工作場面,心裡雖然也很是震撼,但卻極快的冷靜下來。雖然這種全人工製造出的東西,沒有機械化的生產效率高,但從精工角度來說,卻比後世的批次生產品強出數倍。
呂不韋回頭大聲向郭縱問道:“這裡面熔的都是銅嗎?”
郭縱搖頭回道:“主要是青銅,卻也有部分的錫!”
難道郭家還玩合金?這鐵都搞不出來,還玩合金,這也太雷人了吧。呂不韋卻不知道,中國歷史上合金的出現,幾乎和銅的使用是同期的。開始是無意識的,後期卻被人們發現,銅中加入不同量的其他金屬,會使銅質硬度等都發生變化。
呂不韋試探著問道:“那錫,你們用來做什麼呢?”
郭縱略一停頓,猶豫了下才說道:“錫是要溶進銅中的,這是我家先祖傳下的裡面記載的密法。也是過去歐冶子前輩,配製不同青銅器的六種銅錫比例,稱為‘六齊’!其中把所有青銅器歸納成六大類,每類的含錫量依次遞增,使合金的效能和色澤發生變化,以適合不同方面的用途。‘六齊’規則是: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三分其金而錫居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