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港碼頭上走過一個身材高大,滿面帶笑的將軍,果然是張煌言,李輝緊走幾步,握住張煌言的手,噓寒問暖,張煌言也是連連點頭。
“這位是朱光昭朱公子,是大明宗室之後,現為我軍幕僚。”李輝急忙給介紹道。
“宗室之後”張煌言上下打量了朱光昭幾眼,“不知這位是哪個王爺的後人?”
“我本是”朱光昭剛要說話,感到腳上一痛,他如此機靈人物,急忙改口,“我乃宗室遠枝,不值一提。”
“哦!”張煌言出了一口氣,“李兄請,來到你的地盤上總不能在外面議事吧!”
“這個自然,這個自然!”李輝笑著將張煌言請進軍營,張煌言一眼就看見擺在正中巨大的桐木桌子上的沙盤,他摸著鬍子圍著沙盤裡裡外外仔仔細細看了好幾圈,口中不停地嘖嘖稱讚。
“李兄,如此寶物,竟然私藏,當罰酒三大杯!”張煌言打趣道。
“這寶物得來不易,是我的探子們用了三個月時間才一點點建起來的。”李輝拔起小旗,插在某一地點,“看,若有戰事,能在最短時間內找到近路,節省時間,搶得先機。”
“好!回到舟山之後我也製造一個,定能有奇效。”張煌言又看了幾眼,愛不釋手。
“傳廚房,大排筵宴,款待張兄!”李輝豪爽的喊道。
“我就不推辭了,在舟山憋了半年,嘴裡都淡出鳥來。”張煌言扯了一把椅子坐下,“這半年江南形勢大好,復國指日可待啊!”
“是啊!”李輝淡淡一笑。“從正月開始便有周鶴芝部收復海口,二月初一日攻克海澄,七
月初四日鄖西王朱常湖、王祁、李長蛟等人帶領義軍攻克建寧,更有魯監國親征,鄉紳效死,鄉民雲集,我江南形勢如烈火燎原,熊熊燃燒啊!”
“可惜四月十七日我軍在崇明島遭遇颶風,差點命喪黃泉!”張煌言嘆了口氣,“如此,卻不見李兄由半點動靜,不知為何緣故?”
“這個”李輝一笑,“我掘港這半年來也在積極擴張,廣修邊牆,現在通州旦暮可下,白蒲,丁堰如探囊取物,只待我一聲令下,便可鼓譟而攻。”李輝笑著說道。
“如此甚好!”張煌言點點頭,“李兄的商隊也很不錯,竟然都將鐵器賣到我的舟山去了。”
“呵呵,哪裡是什麼商隊,就是一群地主鄉紳閒著沒事買了幾艘船,販賣點刀劍牟利罷了。”李輝心裡暗道,不會是向我來討債的吧。
“今日前來,不為別事。”張煌言看了一眼李輝身後那一票將軍們,李輝馬上會意,喝令他們退下。
“黃斌卿這廝,畏敵不敢戰,屢屢與我名振兄弟生事,我等為顧大局,只好忍耐,誰料這廝變本加厲,竟然圖謀將我義軍驅逐舟山,他則以舟山獻酋,以圖富貴,著實可恨!為兄此來就是召集李兄,與我同去舟山,勸說黃斌卿那廝回心轉意,勿要做了逆臣,徒遭後人唾罵。”
“如此,嗯。”李輝站起身來走到窗邊,看了看窗外忙忙碌碌的人群,“黃斌卿囂張跋扈,小弟亦有耳聞,不知需要多少兵馬,我掘港雖小,這一千兵馬還是可以調撥出來的。”
“不需這樣多,只要李兄領一隊悍勇親臨,便可震懾那廝,為兄也可動之以武,曉之以情。”張煌言笑道,總算搬到救兵了。
“如此,我只帶鋒銳一營人馬,隨張兄前去。張兄意下如何?”李輝做了最終決定。
“如此甚好!”張煌言大樂,“若得李兄相助,多一臂膀矣!”
“張兄謬讚了,來人,快傳酒菜,我與張兄痛飲!”李輝對外面喊道。
掘港碼頭上,李輝按照《世界地理圖冊》後面附錄的國際海上旗語建立的一整套碼頭旗語有條不紊的運作中,鋒銳營八百士兵全副武裝,帶著崇明島最新生產出來的腰刀,長槍,火銃現在生產速度很慢,現在正在按照買來的幾桿燧發槍研究如何鍛造鐵管,所以還沒有進行生產。士兵們佩戴的也都是以前繳獲的火銃,各式各樣宛如一個流動火銃展覽館。
“李兄軍隊所帶火銃者如此多也!”張煌言發現幾乎每個士兵都揹著火銃上船,不由驚訝道。
“火銃射程雖不如弓箭,發射亦不便,但利在近戰便捷,且殺傷面積極廣,配以長矛腰刀,兵卒多愛之,故多裝備。”李輝接過一杆火銃,裝藥,裝彈,搗實,將火繩插到火銃後面的小孔中,瞄準天上一群正在飛翔的海鷗,“砰”的一槍,頓時有三隻海鷗嘎嘎叫著從半空跌落,漫天盡是洋洋灑灑的羽毛。
“李兄打得一手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