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中國曆朝歷代的盛世往往出現在分田分地三十年之後,當戰爭的創傷已經癒合,新一代人口成長起來,成為社會的主要勞動力,將土地的生產能力發展到最大之後,盛世就隨之而來了(特殊情況除外)。
李輝不知道現在這樣做是不是早了點,但是又有什麼辦法呢,從這次戰鬥就可以看到,來自掘港計程車兵的確出力死戰,但是其他三鎮計程車兵逃亡者大有人在,甚至佔到了總數的十分之一,在他們看來誰當皇帝還不都是一樣?不過是滿清讓他們剃髮易服,一時間民族主義情緒上頭,等到習慣之後就好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
但是有了屬於自己的一片田地之後就不同了,打仗已經不是李輝他們一夥人的專利,也是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體現,為自己的田地而戰,也是為自己的生存而戰。
誰能給農民田地,誰就能取得民心,這是中國歷史顛撲不破的真理。
面對臺階下瘋狂的人群,李輝滿意的點點頭,這樣一來,老百姓自然會對我死心塌地的效忠了。
無形間,老百姓透過田地稀裡糊塗的被李輝綁架到他的戰車上。
(繼續無恥的求推求收藏,嘿嘿嘿)
第一卷 江南血 第九章 社稷(三)
回到掘港之後,李輝開始從新兵營中抽調精明強幹計程車兵去各個村屯丈量土地,準備分田,而雷通他們也撥出三百人手持火器全程武裝陪護,免得那些不甘心失敗的土豪劣紳等反動勢力藉機殺害我英勇的工作人員。
海盜兵們一看來活了,急忙上船,宣稱說海上又來了肥肉,還沒等李輝發話挽留,就急急忙忙的揚帆遠遁,溜之乎也。
“這幫逛鬼!終究不能成事!”李輝大罵道。
現在手頭能夠依靠的只有新兵營那五百人了,從各地脅裹而來的壯勇們都被遣散回家了,武器也都收歸倉庫,李輝吃準了滿清在短時期內不會再來騷擾,所以只留下那五百名應徵入伍的新兵,而抓來的俘虜們統統送到海邊和內地去燒石灰挖戰壕,進行肉體與精神上的雙重改造。
李輝現在還有一個心病,就是關於這些俘虜的改造問題,改造成功,他們將是東山軍的中堅力量,改造不好,那麼他們就是心腹大患,早日除掉是最佳選擇。
思來想去,李輝終於決定給這些俘虜們發點空頭支票:如果誰在將來的戰鬥中作戰勇敢,斬首三級以上,就可以獲得分田分地的特權,戰功越多,分到的田地就越多,上不封頂,只要你夠狠,土地就夠多!
當然在日常勞動中表現良好的俘虜們也可以破格獲得分地資格,但是你要突出,要成為典範,這樣才可以。
分地工作開始了,按照掘港城的人口三萬來計算,每人分得水田三畝,山地五畝,西亭的人口比較多,土地也不太富餘,只好每人分得水田兩畝,旱田一畝,山地三畝,金沙場由於土質不好,人口也少,所以每個人可以分到五畝水田,四畝旱田。
最後分到土地的石崗農民急得眼珠子都紅了,最後按照平均主義,每個農民獲得水田四畝,旱田一畝,山地則沒有。
這樣一分下來,西亭的百姓最為不滿,為什麼別的地方的百姓可以分到那麼多的土地,而我們西亭的人就只能分到那麼一點點?不行!
對於這個問題,李輝是這樣解決的:“這個問題只能怪在你們西亭人口太多,如果你們想要土地的話就去滿清佔據的地盤上去搶,那裡的人口已經被滿清殺得差不多了,到處是荒廢的農田,而且都是上好的田地,你們想不想要?”
“想!”百姓們高喊起來。
“想要土地的就加入我的軍隊,不但有軍餉還會分到土地,現在我已經和那些俘虜們說了,誰要在以後的戰鬥中表現良好,斬首三級以上就可以分到良田一畝,一畝良田啊!”李輝故意加重了語氣。
百姓們都沉默了,第二天就有很多人來到掘港打聽參軍的事情,李輝也不失時機的拉起招兵的旗幟,有從劉懷德家搶來的五萬兩金子銀子,完全可以支撐一陣時間了。
戰俘們只要三餐溫飽,不敢多要求,而雷通他們的老營在海上自己謀食,瞧不起李輝一個月給的那三瓜兩棗的,所以李輝現在需要支出的軍餉就只有新兵營和炮兵隊兩個部隊。
“分田進行的怎麼樣了?”面對王秀楚做好的一疊田契,李輝隨意翻動著,問道。
“有很多地主老財欺壓百姓,將分好的土地要回去,百姓也不敢言語。”王秀楚如實回答。
“很好,很好!”李輝扔下田契,叫齊一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