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放心。”陸謙覺得這個擔子實在太重,但是不由得他反駁。
“那就好,如果有為難,你就飛書來報,我一定全力支援你。”李輝面色凝重,“找不到大太子,找到二太子三太子也可。務必要帶一個回來。”頓了頓,李輝又加上一句,“要是有可能,把長平公主也帶來,她斷了一臂,你可認出來。”
對於李輝命令陸謙帶回長平公主這件事,後世有很多捕風捉影的傳說,有人說是李輝出於一片仁義之心,而有的學者則惡毒的攻擊李輝貪圖長平公主的美色,畢竟是皇家公主,容貌差不到哪裡去。
其實李輝當時並沒有多想,只想著多拉一面大旗是一面,最好把崇禎的四個孩子都帶到掘港,這樣便於展開下面的策略。
“挾天子以令諸侯。”李輝目送陸謙離開之後,站起身,拍拍窗欞,“曹操幹過,王莽幹過,朱元璋也幹過,我也不例外。只要能達到目的,我絕不會被道德捆住手腳。”
太祖與張蒼水交厚,二人英雄相惜,互稱兄長。掘港之戰,太祖以三門紅衣大炮贈之。蒼水感其德,每向百姓宣太祖之義。聞前朝崇禎帝三子流落在外,漂泊無依,急遣魯國公陸謙入賊酋虎狼之地,尋之,予以天下。前朝太子大慟,固辭不受。
——《通鑑》太祖本紀
第一卷 江南血 第六章 詐降(一)
這一天晚飯過後,李輝照例將老百姓們集中到甕城之間的空地上教授文字。偌大的空地上立起一面黑板,李輝以白灰在上面寫字,下面是一群老幼不一的人,抻長了脖子去看,像一群被雷電擊過的鴨。
“今天我們講一下漢族的光輝。首先我要問大傢什麼是漢族?”李輝叫過一個老人,“老伯,你可知何為漢族?”
“老朽不知,呵呵,老朽只知道不能讓那些胡兒做了咱們的皇帝。”老人咧開沒牙的嘴笑起來,“其他的,咱不管,只要有地種,能吃飽飯就行。”
“多麼樸素的小農意識!”李輝讚歎的點點頭,“今天我就和大家講講我們大漢族的光輝歷史。”
“好!”這幫老百姓平時沒事的時候最喜歡聽書講古,現在有免費的評書節目自然樂意。
“咱們的老祖宗便是軒轅黃帝,黃帝的‘黃’字是這個,”李輝在黑板上寫下黃色的“黃”字,“後來堯舜禹坐天下,人間大治,我漢族開疆拓土,歷經夏商周,最後到了雄才大略的秦皇漢武,北逐匈奴,南滅蠻夷,東征西討,一統天下。有道是‘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大唐盛世,開不世之功,王玄策三千甲士定天竺,李藥師八千鐵騎踏突厥。待到宋朝末年,擊斃蒙哥於釣魚城,獨抗蒙古與襄樊。待太祖朱元璋率領紅巾軍追亡逐北,驅逐蠻夷,再復漢人江山,重定華夏社稷。”一口氣講吓來,李輝口乾舌燥,接過阿秀遞來的一杯茶水一飲而盡,“下面再來講講我們漢族的痛史。”
這個話題一開,下面的百姓也就不那麼神采飛揚了,從東晉八王之亂到後趙石虎立獸園,殺漢人,將漢人當做兩腳羊,大漢民族慘遭屠戮,十不存一。後到冉閔奮起,《殺胡令》,《殺漢檄》將這個屠殺的時空推向最高峰。
下面的老百姓聽著聽著都入了迷,有幾個老人忍不住情緒激動,眼淚滑落,更有幾個血勇青年振臂而起,目呲盡裂。
李輝偷眼向眾人觀望,見大家都一臉悲慼模樣,知道達到了鼓動作用,於是抖擻精神講起了蒙古對漢人的屠殺。
一旦胡人入關,漢人必定遭受屠戮,這幾乎成了中國歷史的鐵律。從西晉到滿清,無數個鮮血淋淋的歷史片段證明了這個結論的正確。
“就在三個多月前,滿酋對揚州城的百姓進行了大屠殺,整個城池被殺戮一空。我們都是從城中拼死逃出來的。”李輝拽過賈敏,指著他身上一條長長的傷口,“這就是滿酋給我們留下的傷口。”
“殺盡滿酋!”下面的聽眾們激憤起來。
“對,殺盡滿酋!”李輝等人舉起手臂,“願意同去殺敵者,隨我振臂!”
手臂如林,聲震蒼天!
“很好,明天我給大家講講王玄策三千傭兵滅天竺的故事。”李輝心滿意足的過了癮,走回軍營,留下一群沉浸在激昂情緒中的老百姓。
第二天,來的人更多的,幾乎全城的百姓都來到甕城下來聽李輝講故事,李輝趁機開始大肆宣揚復仇理念,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百姓心中那在奴化與屠殺中減退的民族情緒啟用。
“我們現在應該大力發展工業。”在平時的教學中,王秀楚的確是個比較夠格的講師,但是總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