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站在船頭的王寬心急火燎的向岸邊望去,希望能看到處於危急中的掘港城。
岸上傳來一聲轟鳴,在這烏雲滾滾的天氣聽起來如同悶雷一般。
“兄弟們快點,我大哥他們估計守不住城池了。”王寬急得都要哭起來,這時,一個面色和藹的青年將軍走到王寬身邊:“小兄弟,別急。我們馬上就可以登岸殺敵。”
此人正是張煌言。
張煌言,漢族,南明將領、詩人,民族英雄。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是明末首屈一指的抗清名將。
王寬這次前往舟山求援,正好趕上舟山總兵黃斌卿拒絕魯王上舟山,魯王只好遠遁福建長垣。而張煌言與石浦總兵張名振守衛舟山,抗衡黃斌卿。
王寬千辛萬苦,一路餐風露宿。來到定海之後,找到張煌言,哭求張煌言出兵相助,並將王秀楚所著《揚州十日記》交與張煌言。
張煌言摸摸短鬚,接過《揚州十日記》看了一遍,面沉似水:“小哥別急,現在舟山島上行事叵測,我等也有難處啊!”
“可是我大哥率領滿城婦孺守城,你就坐視不理?於心何忍!”跟了王秀楚挺長時間了,王寬也學會幾句文言詞了。此時說出來,更多了幾分感人氣息。
“本將一定盡力!”張煌言也有些頭大,現在清兵勢大,自己手下這幾個小兵還不夠給人家塞牙縫的。
張煌言急忙安排王寬住下,命家丁好生勸慰。自己拿著李輝的求救信匆匆奔張名振府上。
“張將軍,此事,你看”看過了李輝的求救信,張名振揹著手,在廳堂裡來回踱步,“看來這李仲卿是擁護魯王的。咱們怎麼辦?”
“這李仲卿能從揚州活著出來,絕非常人。”張煌言指著李輝的求救信,“戮力同心,剪滅賊酋,復大明江山,救黎民水火。看來這小子並沒有明確表態啊!我們要是出兵救得了還好說,要是出兵不成,反被滿酋進攻,徒受損失,蒼水兄,那黃斌卿還在對咱們虎視眈眈啊!”
“無妨,若將軍不出兵,我張蒼水自帶本部兵馬前去救援,是生是死聽天由命。”張煌言怒了,在這緊要關頭還在做國統之爭。
“蒼水兄何必意氣用事!”張名振笑了笑,“咱們總應該知會魯王,待王爺聖裁。”
“王爺遠在福建,縱然快帆來往也需十餘日,到時候那小小的掘港城早就被滿酋攻陷了!”張煌言急了,“我自帶兵去救,將軍只要旦暮防備黃斌卿即可!”說完竟不告辭,拂袖而去。
回到寓所,張煌言便點起本部兵馬,總計大船三艘,快帆船二十餘艘,運載全部兵力共一千壯勇,在王寬的引領下一路浩浩蕩蕩的殺向掘港。
歷史在這裡出了一個小小的轉折,張煌言的兵提前五年向北進攻了。
張煌言永遠也想不到,他自己這次救援行動不但救了李輝,也救了整個中國。
歷史的車輪軋到了石頭,開始轉彎了。
眼看掘港城已在眼前,張煌言大喝一聲:“眾兒郎,擊鼓助威,隨我登岸殺敵!”
豆大的雨點迎面砸下,張煌言摘下斗笠,從腰間拔出鋼刀,“滿酋在前,殺敵!”
“殺!”一千壯勇隨著張煌言從海岸上向清兵側翼發起了進攻。
雨越下越大,李輝已經殺得手軟,但是仍舊不能攻入清兵大營,眼看得身邊的百姓士卒越來越少,他嘆了口氣,復又殺入敵人陣中。
雷通憑藉過人的膂力,殺人如麻,現在他的眼睛裡似乎有異樣的目光溢位,只見他伸手抓住一個清兵的脖領,雙手一較力,咔嚓一聲,清兵的脖子就被扭斷,倒地身亡。
李輝衝雷通一笑,回頭看了看煙雨朦朧中的掘港,是那樣的夢幻,絕美。
突然,他的眼睛裡發現了一排黑色的點,這些點慢慢的連成一條線,最後成了黑乎乎的一面,正向自己的方向壓過來。
“敵人從後邊繞過來了?”李輝搖搖頭,沒發現清兵的異動啊!是援軍,援軍!
“兄弟們,咱們的援兵到了!殺敵!”李輝大吼道,雨水順著他的頭髮滴成一條線,他抹了把臉,如同打了jixue一樣拼盡最後一絲力氣衝到陣前。
張煌言的援兵也到了。
兩軍會合,士氣大振,不到一刻鐘,清軍大營已被攻克,阿勒泰一看敵人來勢兇猛,急忙下令潰退。
這是清軍下江南以來的第二次敗仗(第一次在江陰),阿勒泰不知道回去之後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但是首要的任務是逃命。被這幫殺紅了眼的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