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第3/4 頁)
口,;一路看去,竟沒有一把好刀!
“一言難盡啊!”李輝說著滴下兩滴眼淚來,“掘港人口稀少,地產不豐,百姓貧苦,我們東山軍凍死不拆無,餓死不劫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從來不拿百姓一針一線,不動鄉親們的一草一木,自然貧困。”李輝指著鄭鴻逵碗裡的雞腿,“就連今天款待鄭兄的這隻雞,都是拙荊親自餵養的,本來想留到過年,好用這隻雞給五千將士熬湯喝的”
接下來就有些胡說八道了,但是鄭鴻逵聚精會神的聽著,時不時還留下一兩滴眼淚來。
“上次作戰,我軍將士殺傷甚重,搶奪敵人糧草無數,士兵們路過一村,發現這個村子的百姓早就斷了炊煙,便將繳獲來的軍糧獻給百姓,自己則步行回到掘港吃糠咽菜”李輝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當然他現在也不知道野菜是什麼味道。
李輝洋洋灑灑白活了大半天,口乾舌燥,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四鎮艱難,東山軍艱難,但是為了復國大業,百姓們毀家紓難,沒有絲毫怨言。”
“咳!”鄭鴻逵嘆了口氣,“李兄之難,遠在我等之上,我鄭家雖然處境艱難,但好歹有海商船隊來回販運貨物,逐什一之利。我此次回去,一定將李兄的難處說給吾兄聽,我們也會竭盡所能幫助李兄,為大明中興,為社稷百姓。”
“不妥!”李輝雙眼一亮,如同一個設伏已久的獵人欣喜的看到自己的獵物已經進入陷阱,“我東山軍雖難,但也曉得君子之意,不妄談,不徇私,不貪圖,不求人施捨。鄭兄的好意我們心領了,但是我們東山軍一定要自力更生,不能再麻煩鄭兄了。”
“也罷!”鄭鴻逵拾起筷子,“李兄為了反清大業,意志堅定如斯,真令吾等佩服!清收鴻逵一拜!”
李輝腦門上的冷汗登時就下來了,靠,吹大了,人家還真當真了。
“鄭兄請起!”李輝俯身相攙,“心有餘而力不足。我欲廣開餉路,奈何船隻少得可憐,想販賣貨物卻苦於沒有銀錢,若有明路,還請鄭兄幫忙指點一二。”
“這個”鄭鴻逵點點頭,想起臨來時鄭成功所言,他喝了一口茶,“在東面,有一國,名曰日本,島上多金銀,且日本與我們鄭家交厚,不瞞李兄,吾兄之母便是日本國人。”
“這個,小弟也略有所聞。”李輝點點頭,暗示他繼續說下去。
“在萬曆年間,我大明為保朝鮮與日本在朝鮮進行大戰,我大明天威之下,日本群小束手,全部所謂遠征軍全軍覆沒,自此日本不敢再犯天威,直到現在亦對我大明禮待有加。所以我鄭家才得以利用海運之便,追逐商利,支撐軍隊開支。”鄭鴻逵笑了笑,“李兄既然要走海商之路,不如去日本以貨物兌換黃金,定能取暴利也!”
“好主意!”李輝點點頭,這個在歷史書上也寫過,由於日本金銀產量比較高,所以西方人來到日本之後就開始套現,導致日本的黃金白銀大量流出國外,造成嚴重的貨幣危機。這才促使倒幕運動的發展。
“怎奈我們的船隻都是小船,並無像鄭兄那樣的大海船,還請鄭兄”李輝不把話點破,鄭鴻逵也明瞭於胸,“這樣吧,我回去之後讓吾兄派來幾個熟練的造船工匠,幫助李兄製造大海船,李兄意下如何?”
“鄭兄所言,如雪中送炭,對我東山,如蒙重生,請受我李輝一拜!”李輝說著就要下拜,鄭鴻逵慌了手腳,急忙將李輝扶起來,“切不可如此,你我兄弟相稱,何必如此客套!”
第二卷 長風烈 第十五章 樓船(五)
“禮節不可廢,恩情掛心中。”李輝做了個樣子,見達到了預定目的,心情大好,“鄭兄,既來我江北,不如多盤桓幾日,也讓小弟多多近些地主之誼。”
“也好,素聞江北人傑地靈,風物俱佳,這次一定要好好觀賞一番。”鄭鴻逵點頭稱是。
兩個人酒飯已畢,李輝下令從掘港城中牽出兩匹馬,這是商隊花高價從北邊運過來的,本來李輝想繳獲幾匹好戰馬,但是敗家的嶽琪他們竟然把那些戰馬全都殺了吃肉,說什麼改善生活,把李輝氣得火撞頂梁。
“我本想弄上百十匹戰馬,組建騎兵隊,你們可倒好,把我的騎兵吃到肚子裡去了!”李輝真是無奈,這幫傢伙,怎麼就沒點全域性觀念麼?
“這兩匹龍駒,乃是征戰所得,自古紅粉贈佳人,寶馬贈英雄,還請鄭兄將這兩匹馬送與國姓爺,聊表小弟渴想之念。”李輝拍拍這兩匹身材高大的戰馬,心疼啊!這兩匹馬買的時候花了兩千四百兩,從北面運過來,光運費就將近上百兩,加上每日精料伺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