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4/4 頁)
試卷的方以智習慣性的扶一下架在鼻樑上的李輝設計的老花鏡,說道。
這個訊息傳到南京,頓時掀起軒然大*,文臣們一直要求取消張華文舉的狀元名次,因為在他們眼裡看來,一個整天擺弄奇技yin巧的匠戶,竟然也考中了狀元,真是有辱斯文。
對此,東山軍在南京的代表王秀楚表示非常不滿,面對滿朝文武,振振有詞道,“這雙狀元便是前年被取消考試名次的張華張漢卿,今年有幸考中,你們卻屢屢打壓,莫不是公報私仇?”王秀楚經過這幾年的歷練,也熟悉了官場的套路,須知這公報私仇以權謀私圖謀不軌之類的詞誰也不敢沾身,沾上就得掉層皮。
“王大人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等不與那張漢卿熟識,自然沒有什麼私心,只是覺得此例一開,那天下的舉子都為搏這一名頭,都去學那匠人之業,置斯文於何地?”開口的是戶部尚書張風,此人正是黃宗羲東林一黨的重要成員。
“聖人也曾作技巧之事。”出身於東山一派的兵部侍郎陳沖大聲反駁道,“請問又有那條聖人言語說不可做工匠之學?孔子曰有教無類,既然是教,那學什麼不都是聖人之道麼?”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吵了整整一上午,直到日影偏西,飢腸轆轆,這才打道回府,回家吃飽了攢足了力氣,等著明天再來和敵對派系捉對廝殺。
第二天早上,眾大人興沖沖趕來,準備再在這朝堂上大戰三百回合,卻見永安帝已經下了旨意,准許張華以雙狀元的名頭進京面聖。
對於這個結果,王秀楚感到很吃驚,一向和東山軍唱反調的永安帝這次竟然破天荒的同意了東山軍的建議,難道朝廷的風向轉了?
王秀楚的高興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還未近中午,東山軍安插在宮中的細作就傳來訊息說永安帝和張華進行了長達兩個時辰的會談,至於談什麼內容卻不得而知。
“看來皇帝是想發展帝黨了。”王秀楚心中閃過一絲憂慮,在他們看來,原本可以牢牢地控制在手中的皇帝陛下竟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