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2/4 頁)
的盡頭我們下了船,抬頭望去只見高處天空呈一線之狀,寧陵生若有所思的點點頭道:“原來是這樣。”
“你看出問題了?”我心裡一激動。
“剛才你沒聽說嗎,這河裡的魚不好釣啊。”
“聽說了,可是河裡的魚與岸上的龍王廟能有什麼聯絡?”
“之前我所注意的一直是當地山勢、地形、水向三者間的聯絡,如果以正常的風水之術來看這裡可以算是聚風藏氣的龍穴寶地,但是我忽略了一點,還有水底呢?如果白龍河下藏有風水法地,那風水定位的方法自然就不相同了。”寧陵生道。
我們工程隊裡有熟悉水性的人,做了相關安排之後,挑了個風和日麗的白天上午,兩名工人身著潛水器材潛入了水下。
白龍河道總共約有五百米不到點的長度,深度大約是十七米,算不得很深,但是相對於內陸湖而言也算是有一定深度了,所以水底搜尋的進度並不快,一共用了整整三天的時間才算把整個河道給順了一遍,結果還真的發現異常狀況了。
第三天兩名“水鬼”在接近白龍河道另一段盡頭時,在河底發現了一艘日據時代的炮艇,而在炮艇的船艙部位卡著一條巨大的白色老鯰魚。
炮艇雖然不屬於大型艦隻,但也有七八米的長度,而老鯰魚的身軀橫穿整條炮艇,尾部和頭部還撐出來一截,所以整個身軀被卡在炮艇中動彈不得。
也就是說這條老鯰魚的體長至少超過八米,以此推算它的壽命應該在百年以上,是一條實至名歸的“老鯰魚精”。
由此我們大概猜出了當地存在“白龍”的真實原因,所謂的“白龍”其實就是這條白顏色的老鯰魚,世間一切生物都有地盤意識,老鯰魚自然是白龍河道的王者,鯰魚生性陰沉,一年中絕大部分時間都躲藏在水底,可是一旦到梅雨季時,河水中的氧氣含量稀薄,它就會浮上水面吸取氧氣,如果山中的居民站看到水裡有一節極長的長條形白色身體,甚至還有鱗片,就有可能誤認為是有真龍出沒,這倒也並非是敬友村的人故意使詐,吸引遊客。
而河底那艘炮艇就是老鯰魚棲息之地,不過後來它的身形長大,卡在了炮艇裡無法出來,這也是當地村民很長時間沒有再見到“真龍”的緣由。
最為怪異的是巨大的鯰魚雖然被固定在炮艇裡無法動彈,但它的“子孫後代”們卻以犧牲自己的方式繼續供養著老鯰魚沒讓它餓死,而河裡的魚類之所以能識別魚鉤、誘餌,極有可能與老鯰魚“教授”有直接關係,因為“水鬼”們親眼見到許多魚類漂浮在老鯰魚頭前一動不動,而老鯰魚卻時不時的搖頭晃腦一下,就像正在教授學生的私塾先生。
無論從哪一點上看這條鯰魚都是一條成了精的魚怪,所以當地有這樣一條魚怪存在,對於風水自然會有影響。
寧陵生聽兩名水鬼的描述道:“果然不出我所料啊,這河底確實是另有洞天。”
“大哥,接下來咱該怎麼幹?是不是宰了那條老鯰魚?”王殿臣道。
“你瘋了,這種百年老物甭說宰殺,就是對它不敬都要倒黴吃虧,你說話能不能過過腦子?”寧陵生皺眉道。
王殿臣一吐舌頭不敢說話了。
隨後寧陵生將河道里發現的狀況告訴了龍山,他問道:“這麼說當地惡劣的氣候變化是這條魚怪興風作浪所致了?”
“我所理解的魚怪呢就是體型大點、活的長點、智商高點的魚類,並非那種上天入地的魚妖,所以風暴雨急的自然狀況與這條魚無關,而是另有原因。”
49、鎮風口
“這麼大的鯰魚已經脫離了它自身生長的極限,難道還不算妖物?”龍山不解的道。
“你那是神話故事看多了,所謂妖物、怪物也不是各各都有道行的,長壽的人生存極限超過了平均壽命,你能說長壽之人是妖怪嗎?”
“那當然不能。”
“這條老鯰魚就是大了點,你真別把它想的有多厲害,興風作浪的肯定不是它,而是這個東西。”說罷寧陵生指著身前不遠處的龍王廟。
“啊,這座神廟興風作浪?您這話從何說起?”
“風水行裡有句話叫平地驚雷、長洞生風,說的就是兩種自然現象,天上的雷暴只有在人群聚集之地響起才能起到驚攝的作用,無人區發生雷暴就是把天戳個窟窿也談不上驚字。而狹長的山洞容易產生疾風,這一現象物理學都已經給出了證明,白龍河河道處於兩山之間,其實也就是個大點的山洞,這裡一旦起了穿堂風,必然是疾穿而過。而封閉的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