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一個男人笑了,但是笑聲非常短促。
突然,一切都變了。一個女人在尖叫,同時,一個男人喊道:“天哪,這是真的!”
克里夫看到一個男人湊過去,仔細看臉埋在蠟香腸上的屍體。
“血是真的!這是一個死人!”
另一個男人咚地一聲摔在地板上,他暈倒了。
售票員衝進來,“這兒出了什麼事?”
“屍體,這是真的屍體!”
售票員看著浴缸裡的米蘭達,吃驚得跳了起來,“天哪!天哪!這是米蘭達!”
“還有一個!”
“這還有一個!”
“我的天哪,快——快去叫警察!”售票員說。
一個男人和女人匆忙離去。但是,其他的人都留下來,他們非常震驚,同時也非常好奇。
售票員衝進衣帽間,電話就在那裡,克里夫聽到他發出一聲尖叫。當然,他看到了桌子邊的蠟像,還有桌子上馬拉的半身蠟像。
克里夫覺得自己該開溜了,他從前門走出去,那裡已經聚集了一群人,他們都想進來,但因為沒有售票員,所以都站在門前向裡張望。
非常好,克里夫想。一切都非常順利。太好了,真是太好了。那天他本來不想去上班,可是突然他意識應該去請個假。西蒙先生一聽克里夫說他身體不舒服,就很不高興,但是,克里夫手捂著肚子,裝出一副很虛弱的樣子,西蒙先生只好準他的假。克里夫離開了雜貨店。他隨身帶上所有的現金,大約23元。
克里夫想乘長途汽車到什麼地方去。他意識到,如果售票員記起他經常去蠟像館,或者他記起克里夫昨天晚上也去過,那麼克里夫就可能會受到懷疑。不過,克里夫並不是因此而想離開。他乘長途汽車,只是出於一種渴望,一種無法抵禦的渴望。他花8塊錢買了一張西行的車票。晚上7點時,他已經來到印第安納州的一個城市,這城市叫什麼名字,克里夫並沒有注意。
克里夫下了車,車站邊有一個酒吧。現在,克里夫非常想知道報紙上有什麼報道,他走到酒吧邊的報攤。看到許多報紙的標題:
“蠟像館三人被殺”
“蠟像館大屠殺”
“神秘的殺手出擊:蠟像館死三人”
克里夫最喜歡第三個標題。他買了三份報紙,站到吧檯邊喝啤酒。
“今天上午9點30分,蠟像館售票員弗萊德和幾位參觀者,在展臺上看到了三具真的屍體。這些屍體是:41歲的米蘭達,43歲的喬治和37歲的裡查德,他們都是蠟像館的工作人員。兩個男人是被撞擊和刺死的,女人是被扼死的。警察正在搜查線索。謀殺發生在昨天晚上10點左右,那時三個工作人員正在離去。兇手可能是9點30分閉館前最後一批參觀者。他或他們藏在蠟像館的某個地方,直到其他參觀者離去”
克里夫非常高興。他一邊微笑一邊喝他的啤酒。他趴在報紙上,好像不想讓其他人分享他的快樂,但其實並不是這麼回事。幾分鐘後,克里夫站起來,環顧四周,想看看有沒有人在讀這一報道。兩個男人在看報紙,但克里夫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在看有關他的報道,因為他們的報紙是折起來的。
克里夫點著一根香菸,仔細看了三張報紙,看看有沒有提道他。
沒有,根本沒有。一份報紙上特別提到說,弗萊德昨天晚上沒有發現任何可疑的人進館。
“因為受害者被擺放的位置非常奇怪,警察認為殺人兇手是一個心理變態者。電臺和電視臺警告那一地區的居民,上街要特別注意,房門一定要鎖上。”
克里夫咯咯笑起來,心理變態的殺手!他很遺憾這三位記者的報道中缺乏細節,缺乏幽默。他們應該寫寫坐在馬桶上的老頭,或者簽字儀式上的那個男人。那是他的傑作,為什麼他們不欣賞呢?
克里夫喝完啤酒,走到人行道上。天已經黑了,路邊的燈全都亮了。他看著這個新城市,看著商店的櫥窗,感到非常愉快。他找到一家漢堡店,走了進去。
克里夫要了一個漢堡和一杯咖啡。他身邊是兩個牛仔打扮的男人,戴著寬邊帽。克里夫想,他們會不會是警察呢?但是,他們在談論土地的事。其中一人緊挨著克里夫,他的手肘不停地碰到克里夫。克里夫又讀了一起報紙,他把報紙靠在面前的餐巾紙架上。
一個男人伸手拿餐巾紙,碰了克里夫一下。但是克里夫面露微笑,很友好地說:“你讀了蠟像館謀殺的報道嗎?”
那個男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