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盜網,網眼細密得連貓都鑽不出去,上面落著厚厚的灰塵,根本沒有彎折的痕跡。
父親居然就這樣憑空消失了!
女孩顫抖了起來,驚叫一聲,跌跌撞撞地跑了出去
很快,警車呼嘯而來
第3章流浪畫家
“我就是那個男孩。”
十月的陽光已經熟透了,懶散地照在北京通州郊外一處破舊的院子裡,剛刮過一次沙塵暴,天空灰濛濛的,院子裡也積滿了沙塵。門緊關著,但有些身手敏捷的沙塵已經溜進了屋子,在地上、桌上和床上鋪了薄薄的一層。甚至牆角木架上緊繃的一幅未完成的油畫上也有沙塵光顧,把自己的身體當作顏料,賴在上面不肯下來,在江南的園林景緻中烙上北京天氣的印記。
郎周坐在桌子前,眯著眼睛盯著電腦螢幕,飛快地在電腦的QQ對話欄裡敲上這幾個字,朝窗外瞥了一眼,按下Enter鍵,傳送了出去。然後他靠在椅背上,緊盯著那個叫“杜若”的小兔子頭像,等著它閃跳。
這裡是北京通州郊外的一個畫家村。就像天津港繁忙的貨運碼頭一樣,它是畫家們的集散地。兩年前,剛剛20歲的郎周揹著畫夾流浪到這裡,感覺同行挺多,房租挺便宜,還不定期有老大爺和畫廊老闆來這裡收購廢紙和畫,他就在這裡租了間房子,暫時住了下來。
“滴滴滴。”杜若的頭像閃跳起來,發過來一行字:“後來呢?”
“後來我成了孤兒。”郎周說,然後敲上去。
杜若明顯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斟酌著,幾秒鐘後,問:“這些年,你是怎麼過的?”
郎周慢慢敲打著鍵盤,努力回憶著自己的童年
那個冬天,他在雪原上等待了很久,夜幕籠罩山崗的時候,他開始害怕,開始拖著凍僵的雙腿,抱著那隻兔子往回走。他不知道他的家在哪裡,只知道那是山腳下一個叫百吉的小鎮。鎮上有一座帶著尖頂的教堂,他的家就在那座教堂隔壁,他從小就沒有了母親,和父親兩個人生活。
他順著來時的車轍痕跡往山下走,那種深入骨髓的寒冷和荒無人煙的寂寞至今還留在他的記憶裡。到了盤山的水泥公路上,車轍痕跡沒有了,他茫然站在那裡,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直到死兔子從他的手裡滑落,掉在了地上,他才感覺到自己的全身已經被凍得沒有了知覺,然後“撲通”一聲摔倒在了雪地上
當他醒來的時候,是在一戶農民家裡溫暖的土炕上。他被一個進山拉燒柴的老頭兒發現了,老頭兒把他放在了牛車上救了回來。順便拎走了那隻死兔子,為他燉了一大鍋熱兔肉湯,救活了他。
老頭兒孤身一人,待他極好,每天都為他燒一大鍋溫水,將他赤條條泡在溫水裡治療凍傷。還用雞蛋皮煎湯,反覆擦洗他的手腳等凍得嚴重的部位。直到幾天後,經過一番又酸又痛的折磨,他才徹底恢復。
老頭兒本以為他是個野孩子,想收養他,後來一問,知道他父親有汽車,立刻息了這念頭,趕著牛車將他送到了8公里外的百吉鎮。
看到鎮裡教堂的尖頂,郎周哇的一聲哭了起來,跳下牛車跑回家裡。可是家裡空無一人,一切東西都原封未動。郎周小小的身影在院子裡站了很久。後來老頭兒通知了派出所,派出所民警根據郎周的描述,組織人力到山上尋找,可是過了這麼多天,那一場大雪早已在太陽下消融得只剩下一攤溼漉漉的泥水。況且,連郎周也不敢肯定他把民警帶到的那座山崗就是父親失蹤的地方。
民警說:“只會有兩個可能。一是這個孩子的記憶出了問題,二是這個父親存心要拋棄這個孩子。”然後有人問:“那他父親在雪地上失蹤怎麼解釋?”
民警說:“那就只有第一種可能。”
於是郎周成了孤兒。
老頭兒後來又提出要收養他,鎮裡沒有同意,因為郎周的父親是從外地遷來的生意人,有一套房產和一些值錢的傢俱電器,將這些東西變賣,鎮裡完全可以將郎周撫養長大。
老頭兒怏怏地走了。臨走前,對郎周說:“孩子,我叫某某某,住在某某村,一個人要是過不慣,就來村裡找我,咱爺倆一起過。”
老頭兒的姓名和住址郎周最終也沒能記住,他就在鎮裡的“撫養”下開始成長。
第4章命運碰撞
“太可憐了。”杜若說。杜若是他前些日子在QQ上認識的網友,資料裡顯示是個女孩,但他們從沒有見過面,也不曾談過彼此的身份,但他們聊得很投機,郎周在她的身上找到了一種現實裡從不曾有過的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