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
小陳猛然坐直了身子:“臆想??”他彷彿發現了什麼,不再理會葉榮,抄起電話撥通了手下的偵查員手機:“馬上給我聯絡醫院查查成功的病例,看他以前是否有過心理方面疾病。”
“陳哥,現在可是晚上啊陳哥,陳哥,喂?”
第二天下午,小陳約好精神科醫生,第三次提審嫌疑人。他手上翻著偵查員調來的成功的病例記錄,發現這個人曾有過短期精神分裂病史,後治癒。
在醫生和成功對話期間,小陳接到了醫院的電話:柴教授醒了。在電話中,柴教授強打精神,用虛弱的聲音告訴小陳,雖然那犯罪份子用口罩蒙著臉,但光是看他的眼睛,教授就已經能夠確定他的身份。當自己捱到第一下擊打,轉過身來的時候,就已經認出了他。教授當時忍住劇痛對他說:“住手,不要一錯再錯。”就是這句話,讓兇手愣了一瞬。而那兇手,正是柴教授帶過的一名學生。聽了這話,小陳趕緊通知了方隊長,讓他派人去對那個學生進行抓捕。
此刻,醫生對成功所進行的問話也告一段落,小陳與醫生走出房間,交流了意見。
“很明顯,這是典型的‘臆想犯罪’,患者在接觸到殺人過程之後,在心裡將殺人事件的主角,替換為自己,產生了‘我就是殺人犯’的念頭。乃至到後來,因為自己‘曾經殺過人’的行為而寢食難安,良心備受煎熬。”醫生道。
“是的,昨天從一個同事口中,我聽說了類似的案例。”小陳簡要的描述了同事葉榮昨晚告訴自己的那個故事,繼續道:“那麼,為什麼他會產生這種念頭呢?我是說,畢竟成為殺人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醫生聳聳肩:“不知你有沒有這種經歷,當我們身處高樓頂層或者高高懸崖上的時候,會有一種想要跳下去的衝動。當然我們並不是真的想要跳下去,而是恐懼從這個高度跌落而已,這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替換現象,可以這樣說,我們的大腦沒能準確識別恐懼與衝動。成功,和那個卡車司機有相似的地方。卡車司機怕夜晚發生事故;而成功,他曾經和教授產生過摩擦,沒準在心裡極度討厭這個人,當聽說他被殺的時候,立刻有一種後怕的感覺,怕自己當初沒忍住,也會殺了他,就是這種心情的作用下,成功慢慢覺得就是自己殺了教授。”
小陳點著頭:“那天,他無意中從附近撿到了兇手掉落或者丟棄的兇器,那把扳手,拿回到自己的房間裡,並從新聞上得知了教授遇害的訊息,從而產生了聯想,更進一步配合新聞上的說法,為自己找到了一件行兇時穿的衣服,那件深藍色的工作服,那東西在修理廠應該不難得到。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新聞報道中引用的證詞是完全錯誤的,徐阿姨因為色盲的原因,將原本是墨綠色的衣服看成了深藍色,就是因為這一點,才讓成功不會蒙受不白之冤。”
“不白之冤?”醫生望了望坐在房間裡的成功:“他可是覺得自己咎由自取呢”
“沒準接下來要移交給你們了呢。”小陳攤開手。
“燙手的山芋啊對了,我也有個疑問,這個病人,他並沒有親身到過兇殺現場,不屬於目擊者,怎麼會將整個過程描述的如此有板有眼呢?他的想象力太出眾了吧?”醫生好奇地問。
“喏——”小陳開啟手機電視,上面正在滾動播放教授遇襲案的最新程序:“案發後,記者第一時間就對案件做了報道,並在現場反覆模擬過案發經過。誰說成功不是目擊者?我們大家全都是目擊者,這是個媒體社會這玩意兒簡直就跟犯罪教程一樣,這些記者,我算是服了”
“不過,幸虧有你這樣負責任的警察在,才不會讓真正的兇手逃脫法網,而讓良民含冤受屈。”醫生道。
“不不不”小陳搖著頭:“是因為有他們”他示意醫生注意手機螢幕,只見節目中一個記者正在慷慨陳詞:“據我們最新得到的訊息,日前被捕的犯罪嫌疑人成某很可能是被冤枉的。我們想知道,警方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學會辦案嚴謹,才能不這麼草菅人命??”看到這裡,小陳與醫生一同哈哈大笑起來
“咦,你有條簡訊啊。”醫生指指螢幕,提醒小陳。
“真的啊都沒注意到。”小陳看著發信人,是女友4點30分發來的簡訊,開啟後,裡面寫道:“限你於5點30分準時手捧玫瑰花出現在時代電影廣場門口,以將功折罪——肖麗。”
“5點30?現在幾點了?”小陳不由得問道。
“5點一刻,怎麼了?”
“我@#¥%!”小陳掉頭就跑,轉眼不見了蹤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