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4/4 頁)
賀回答。
“我認為第一個疑點是動機,換句話說,祥子是藤堂所殺害的,或許波香察覺到了這件事情,而且波香勸他去自首。”
“原來如此!”
沙都子感到非常震驚,但是加賀不理會她的反應,仍然繼續說下去。
“祥子死了之後,波香和沙都子一起努力地想找出她之所以會自殺的原因,可是,在知道她不是自殺,而是他殺的之後,大家又繼續努力地想找出兇手。在這個過程當中,大家都看到沙都子努力地在奔走,可是波香卻很少在眾人面前露臉。如果假設波香早已知道兇手是誰的話,她的舉動應該是可以瞭解的。”
沙都子也認為當時波香的行動確實很讓人無法理解,以她好奇心旺盛的個性,對這種事情應該會更主動,而且率先去調查才對。
“但是 為什麼她會那麼快就知道兇手是誰了呢?”沙都子自言自語似的提出疑問。
加賀語氣肯定地說:“這就是第二個疑問。第三個疑問是藤堂到底是怎麼進到祥子的房間的。或許第二和第三個疑問是可以連結在一起的。”
“連結在一起?”
“例如,這只是我的假設,有一個特殊的方法可以進入祥子的房間,而這個方法只有波香、藤堂、和祥子三個人知道而已。殺了波香的目的只是為了殺人滅口而已。”
“但是,有這麼好的方法嗎?”
“有!”
加賀將使用形狀記憶合金的優點加以說明,這種特殊金屬沙都子雖然曾在電視上看過,但是,很難將它與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件聯想在一起。
加賀的推理讓沙都子完全信服,但是,加賀自己對整個事件仍然感到疑點重重。
“瞭解了這個特殊金屬所製成的鎖匙之後,我可以確信祥子是被藤堂所殺害的,但是,動機仍然是一個謎,他為什麼非殺死自己的情人不可呢?這一點是我至今仍然無法瞭解的。”
“那麼 你並沒有找到決定性的根據嘍!”
“沒有!”加賀說,“我只能推論到這些而已,剩餘的真相必須由藤堂自己來表白,因此,我非佈置一些陷阱不可。”
“陷阱?”
“是的!”加賀點點頭說。
他提議故意在眾人面前提起形狀記憶合金,再看看藤堂的反應。換句話說,藤堂認為沒有人會知道這個金屬,所以很放心,沒有人會將他的罪行和金屬聯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