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漂流。兩個人出去採購伙食的時候,經常打撈這些下水,無論是否腐爛,一概或熬油或烹煮,在日偽軍裡漸漸地居然有了名氣,一些日本軍官尤其愛吃,經常從別的地方跑過來,指名要吃這兩人做的動物下水。兩個人糊弄日本鬼子吃這些腌臢東西,心裡只覺得解恨,壓根沒有想到竟然因此和道家結緣,成就了一番奇遇。
任天挺出身私塾世家,耳濡目染的是儒教經典,自小和道教無緣,至於老藺在軍閥隊伍裡當過多年炮灰,早已練得麻木不仁,哪裡有一點道家鼓吹的道心?不過亂世中世事難料,多少修行者刻意求道而不得,偏偏叫兩個丘八修成了不傳之秘,正所謂有心載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兩人的烹技成名後,很多日本軍官慕名前來大快朵頤。有一回正值五黃六月,兩個人忽然被抽到太原,據說是要給一個日本來的道士專做動物下水。兩個人聽了都咋舌不已,這日本道士真不是東西,怎麼也吃起肉來了?他們不知道這是日本神道教的道士,日本神道教並非中國的道教。與我國道教宣揚“無為”相反,神道教宣揚擴張、利己和好鬥,他們的天照大神是宇宙至尊之神,認為“八紘一宇”,意思是宇宙八方盡在天皇掌握。日本人經常吹噓的武士道精神其實也就是神道教的教義,二者互為表裡,至今日本國民仍然熱衷於參拜神道教神社;說明神道教在日本一直幽魂不散,與我國的道教式微恰成一個反差。
*
推薦好友作品(書號1266768)本書域名:1266768。qidian加入收藏
烹調愛情小說作者:夜UO淒涼
正文第九十八章迷惘之看墳人往事(下)
這個日本道士叫池田中一,在日本神道教中教職很高,地位相當於大祭司,這池田中一和”黑龍會“的大頭目頭山滿相交莫逆,兩個人經常在一起探討靈脩之學。池田中一身為神道教道士,對中國的道教很感興趣,所以他寧願放棄在日本的舒適生活,糾結了許多神道教教士來到東北,伺機劫掠我國的珍貴道藏。”七七事變“後這些人隨軍南下,一路上專門結交中國道士,還和許多道士結成了朋友,這些人大多是迫於駐地日軍的淫威,間或也有真心媚敵的術士。池田中一不知從哪個術士處得知,在太原南部出現了一個深水潭,裡面似乎有一種奇異的生物出沒,這種動物據說形似猿猴,行動敏捷,力大無窮,在潭水裡經常掀起狂波巨瀾。池田中一聽到這個訊息後又驚又喜,他精通中國各種經典,馬上聯想起《山海經》中記載的水猿巫支祁。這種水獸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遇水而興“,在水中力逾九象,更主要的是,池田中一從那道士處得知,這種水獸是天地生成的異物,吃了它的肉後可以脫胎換骨,永壽永昌。池田中一不辭辛苦到中國來,為的就是在中國浩如煙海的道藏中覓得長生秘方,奉獻給他心目中的最高神--天照皇太神天皇,他驚喜之下,立刻帶著一群教士趕到了太原,徵得山西派遣軍司令部的同意和配合,很快就查尋到那個深水潭的具體位置。
這座深水潭形成時間不到兩年,由雨水和地下的泉水混合而成,水面雖然寬闊,卻顯得一片死氣,水面上泛著一層黑色的油膩,似乎並不適合活物的生存。當地人對這深水潭的出現非常恐懼,私下裡切齒痛恨日軍的暴行,原來這深水潭的前身是日寇在縣城裡造就的一個萬人坑。忻口戰役後太原失守,日寇侵佔山西,大肆攫取我國的煤礦資源,在山西推行“以人換煤”的血腥政策,他們以蓋房、築路等為名,從山東、河南、江蘇、安徽等地抓來大量的農民和小手工業者充當勞工,逼迫他們在悶熱、潮溼礦下挖煤,每天干十幾個小時的重活,由於生活條件太差,很多人死難,日本人便把屍體扔到荒郊野外。後來為了遮人耳目,日本人在縣城南部利用一處天然的巨坑加以挖掘,形成了一處巨大的墓場,所有死難的礦工屍體都被扔棄在這裡,經過連年暴雨後形成了一個深深的黑水潭,當地人傳說潭水裡飽含著死人的怨氣,平時誰也不敢靠近潭邊。
日本人兇狠異常,行動果敢迅速。池田中一帶著三十多名教士,還有司令部撥給他使用的一個小隊的日軍,一百多人把方圓不足百畝的深水潭圍了個水洩不通。池田中一命令大家只能張網捕捉,不能開槍放炸藥,他的一套冠冕堂皇的說詞更加證明了日本人對陰謀詭計的擅長。
“帝國海軍所向披靡,南洋作戰勢如破竹,此物為支那水生靈異,我水兵得之定將如虎添翼,大家努力,萬毋懈怠”;一番巧舌如簧鼓舞起官兵們計程車氣,上百人夜以繼日地在深水潭邊拉網圍獵,卻始終未發現奇異動物的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