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頁)
西方拜佛求經,小婦人在這裡也不好太過於挽留,你們用過早膳之後,我們母女四人就送你們繼續去走那西行之路吧!”
那黎山老母見這師徒四人都這麼誠心誠意地前往西天取經,心裡是說不出地高興,但是她臉上自然不能如此表達出來,只是假裝出一種惋惜的神情對著這師徒四人說出這樣一番話。
師徒四人同幾位母女一起用過早膳之後,這美貌婦人就帶領著三個女兒,引著唐三藏師徒四人走出大門。
在師徒四人都踏出大門之後的一刻,整座富麗堂皇的豪華莊園就一下子消失了蹤跡,唐三藏幾個在回頭正準備給莊園的主人們道一聲謝,沒有想到自己昨天見到的一切竟然一瞬之間都化成了泡影。
四朵祥雲從豪華莊園消失的地方飄起來了,黎山老母站在最前面的一朵五彩祥雲上,對著已經陷入“我佛無所不能”的奇妙境界中的唐三藏說道。
“老母乃是黎山先天道姥天尊,同文殊普賢兩位菩薩還有那嫦娥仙女,在這裡設定了一考驗你們前往極樂西天拜佛求經的決心是否堅定,還好聖僧師徒四人並沒有讓我們失望。前往極樂西天,一路上你們可能會遭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與誘惑,只有堅守住自己的本心,不為外物紅塵浮雲所動搖,才能夠有資格取得《大乘真經》。記住,你們的肩膀上擔負了拯救多少人的責任,你們前往西方取經,不僅僅是對自己的堅定信仰負責,還是為了西方佛教傳教東土大唐負責,更是為了拯救千千萬萬還一直沉淪在無邊苦海而不自知的百姓負責!老母我言盡於此,希望你們能夠成功前往極樂西天,取得《大乘真經》。”
說完這番話,幾朵祥雲就隨風飄走了,那唐僧還跪倒在地,向西方誠心拜了一禮,熟讀佛經的他自然知道這個黎山先天道姥天尊是何等厲害的人物。這個黎山老母乃是先天元始陰神,為上八洞古仙女。後來因沐浴於九曲華池中,華池之中湧出白玉龜臺、神獬寶座,黎山老母登寶座之上,放無極光明,化生九苞金蓮,應現九皇道體,為北斗眾星之母,綜領七元星君、功沾三界,德潤群生,故又稱無極大天尊。實在是天地間極為強悍的先天準聖人之一。
師徒四人再度西行,這一次卻是要前往五莊觀,還沒有到那裡餘滄海就已經流出了口水,雖然說神仙們不需要在吃人間的食物了,但是像人參果這樣極度珍貴、從天地洪荒時期就已經是一株先天靈根的異果,對他們來說還是有一種難以抵抗的誘惑力。
漸行漸遠,師徒四人卻是到了一處極好的人間仙境。青山秀峻而高聳,隱隱約約露出崢嶸,山頂已入雲間,有大片大片的白色雲霧在山頂環繞。幾人沿著一條崎嶇的鋪滿碎石的小路逐漸登上山頂,卻見一路上龍吟虎嘯,仙鶴飛舞,四處鮮花不分時節地盛開,一同混合在一起,散發出一種沁人心脾的芳香。
遠處高山極頂之上,白色雲霧紛湧而來,層層裹繞山腰,一處仙閣在雲霧中忽隱忽現。師徒幾人行到仙閣前不遠處,就覺得身體有如飄搖雲表,但見有天無地,確有別有一番超塵出世之感,真可謂是人間仙境。
三藏法師坐在白龍馬上,看見這麼美麗的仙人景緻,不由得高興地對著幾個徒弟說:“我們師徒四人從東土大唐一路走來,都是些窮山惡水,難得遇上這麼好山好水地人間仙境,是不是快要到靈山了?”
“師父,你到靈山還早著呢!東土大唐距離靈山足足有十萬八千里,怕是要走上幾年才能夠到頭。”
餘滄海回答了師父的疑問,心裡卻想到,當年我前世的時候,紅軍長征就足足走了二萬五千裡,算起來大概也就一年左右,自己和師父的兩位徒弟都是神仙,沒有需要考慮到體力不足這個因素,師父他一天到晚騎在白龍馬身上,自然可以毫無顧慮地整天都在趕路,就是加上解決掉沿路的一些妖怪和去城市中交換通關文堞所消耗掉的時間,差不多五六年就能夠到達極樂西天了,看來原著中花了這麼長時間實在是有些牽強。
卻說這座山名喚萬壽山,山中有一座觀,名喚五莊觀,觀裡有一尊仙,道號鎮元子,混名與世同君。那觀裡出一般異寶,乃是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產成這顆靈根。蓋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賀洲五莊觀出此,喚名草還丹,又名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鹹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了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當日鎮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簡帖,邀他到上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