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如果對大道的感悟不夠或者是功力不足以劈開虛空,這虛空中混合大道混滅之力的無盡亂流就會蜂擁而入,將應劫之人攪得心神具滅,永遠成為虛空中的塵埃。好在餘滄海在融合盤古精血時參悟過盤古大神開天闢地的記憶,最近又在人參果和人參果樹的幾滴汁液滋潤之下到了大羅金仙中期巔峰的修為,所以才能夠憑一己之力劈開這無窮混沌,為自己爭取到一線生機。
就在餘滄海昏迷的時候,這片虛空已然被開闢了出來,地、火、風、水開始湧出,天地間的日月、星辰、大海、高山、平原、河流漸漸化生而出,各種生物開始在大地上紛紛出現生長,直到一個完美世界的形成。
當一切變化終結,這片天地中的所有事物全部都釋放出一道白色的光芒,千萬道光芒聚合在一起,直直地向著已經陷入昏迷中的餘滄海捨去。這萬丈白色光芒不是別的,正是那第一重天——大梵天從宇宙洪荒之時就開始吸收的一會元之力。這一會乃是一萬八百年,一元乃是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一會元即兩數相乘,足足有一十三億九千九百六十八萬年,這一會元的力量湧入餘滄海的體內,開始沿著九轉玄功的運轉軌跡快速流動,懷中的乾坤袋自動冒出三滴人參果樹的生命汁液,一起融入到餘滄海的身體內,讓餘滄海在轉瞬之間就突破了九轉玄功第五轉巔峰的隔膜。第六轉初階、第六轉中階、第六轉上階,餘滄海的九轉玄功的修為一下子就漲到了第六轉的巔峰階段,而本來只是處於大羅金仙中期境界的修為也水漲船高地步入大羅金仙后期巔峰,只是少了一個必要的契機就能夠晉升為準聖人。
冥冥昏暗之中,餘滄海感覺到有人在拉動自己的手臂,緩緩張開彷彿已經閉上了千萬年的雙眼,一位佳人正抱著自己的左手臂上下搖晃,似乎是想讓自己清醒過來。
“你,你醒過來了。”
旁邊的葉婷婷意識到自己行為的曖昧,馬上就放開了餘滄海的手臂,臉上閃現出一陣羞紅,眼睛眨了幾下,就低低垂下了自己的頭。
看到旁邊佳人這麼可愛的樣子,餘滄海彷彿已經忘記她是一隻白骨精了,偏著頭看著葉婷婷已經羞紅的臉頰,心中突然間很高興。
“我沒事兒,現在應該是要接著去闖第二重天——帝釋天了。”
餘滄海也頑皮地向葉婷婷眨了眨眼,示意要繼續去闖第二重天了。
這帝釋天梵文音譯是“釋迦提桓因陀羅”,意為“能天帝”。因陀羅即帝釋是印度古老文獻《梨俱吠陀》中的主神。帝釋成為佛教護法神後,被視為忉利天之主。按佛教所描述的世界,我們所住的世界中心,有一座須彌山,帝釋天就住在須彌山頂的善見城,統領其餘諸天。須彌山四周各有八天,加上中央帝釋天,合為三十三天,此即欲界六天中的忉利天。此處的“天”當指依報意義上的生存環境方面的天。同樣帝釋天即可以指作為三十三天之主的天神,也可指其依報。照佛教說法,任何行善積德之人,皆可轉生帝釋天。帝釋天以人間百日為一日,壽長一千歲,即合人間十萬歲。傳說釋迦牟尼佛本人就曾三十多次轉生帝釋天。據《雜尼迦耶•;天雜品》所說,作為忉利天主的帝釋的前生是個叫摩伽的婆羅門,他與知友三十二人共修福德,命終後俱生於忉利天,以摩伽為天主,即帝釋或帝釋天,其餘三十二人為輔臣,即其他三十二天。帝釋並不斷七情六慾。據《譬喻經》說,阿修羅王之女容貌姝麗,帝釋天以重金聘求,並且揚言,如若不允,即訴諸武力。阿修羅王大怒,遂爆發大戰。經多次酣戰,互有勝負,最後講和,阿修羅王以女納於帝釋,而帝釋則以甘露作為回報。作為護法神,他的主要職責是保護佛陀、佛法和出家人。如佛陀在樹下修道時,惡魔向他進攻,擾其禪思,帝釋即吹響貝螺,保護佛陀。佛陀涅盤時,他又顯身,唸誦頌詩。他還保護佛陀的舍利等等。有關帝釋天的佛傳故事常常出現在佛教藝術作品當中,這時的帝釋天往往手持寶蓋,與大梵天隨侍在釋迦的左右。密教把帝釋作為護世八方天之一的東方守護神,其形象依《大日經疏》等說,頭戴寶冠,身披瓔珞,手持金剛杵,身騎六牙白象,住於須彌山,有諸天及眾眷屬圍繞。在中國寺廟裡,帝釋多為少年帝王像,且是男人女相。在水陸畫中,帝釋完全是一副中國后妃模樣。
不知道在這帝釋天中,自己會遇上何種的劫難,餘滄海忽然間有些期待了。
小於現在正在衝擊推薦榜,大家要是有票票的話就給小於吧!小於離前面的一位只隔了一百來票,大家幫忙支援啊!
還有小於除非非常特殊的情況才一更之外,一般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