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4/4 頁)
主義色彩的。可是理想主義在當下是最不值錢的,但人們同時又需要精神生活,李雲龍身上的匪氣也能化成理想主義,這一點恰恰契合了當下人們的心理。我們想告訴人們,當時還有另一種英雄的存在。”
呦,《亮劍》的影響力這麼快就出來了?看著自己的筆名橘子,沈紅星笑了。當初在簽出版合同的時候,沈紅星本來是要籤真名在上面,不過後來不知道怎麼靈機一動,想起了“悶聲發大財”這句話,臨時在合同上表明自己的筆名是“橘子”。
還正在疑惑是不是黃海軍區文工出版社弄的炒作手段,沈紅星就看見黃傑的這篇文章下邊還有篇署名文章寫道:
“《亮劍》迎合了讀者心目中的英雄主義情結,英雄主義在這些年被嚴重物化的社會沖淡了,英雄主義在李雲龍身上得到一種昇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它塑造了一箇中國式夏伯陽的形象,把人物寫得很活。作者對一個將軍幾十年生命歷程的描寫,不管是是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有所突破。《亮劍》之所以在社會上引起這麼大的反響,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人們對很多事情看了一圈後由迴歸到最本質的核心上了。”
沒錯,沈紅星的《亮劍》開始火起來了。幾天之後,《江南晚報》的文藝版面完全被《亮劍》的書評佔領。發表文章的有黃海軍區各級指戰員,有參加過戰爭的人,也有中學的學生:有風華正茂的女孩子,也有商場上拼殺的企業家。特別是一些有軍人經歷的人,或是軍人子弟。
沈未然就是一個在商場拼殺的企業家,他50年代生人,參軍後在80年代遇到百萬大裁軍。退伍的沈未然開了家小店,此時的他就如同土豹子李雲龍一樣幾乎什麼都不懂,只是靠著從軍隊裡學來的一股子拼勁。他憑著自己農民的狡黠,憑著自己給自己下的“死命令”,之後十幾年不知休息日為何物。就是憑著這種拼命的精神,沈未然現在已經成為了幾百萬身家的公司老總。
他是偶爾在書店看到了《亮劍》這本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