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4/4 頁)
麼亮點的故事。
不過雖然整個故事走向沒什麼亮點,但是畢竟還是要看這個新人作者在細節上的把握能力。如果敘述能力優秀的話,作者可以把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講的很吸引人,這也就是大師級作者和普通作者之間的區別。
徐曉燕翻開稿子的正文,她快速掃過前幾頁,沒什麼亮點。一個叫做餘則成的國民黨被派去執行誅殺叛徒的工作而已。但是等到她看到餘則成因為女朋友左藍的關係而加入共產黨的時候,她小驚喜了下。這種寫法雖然不是那麼“正經”,但是處理的好像挺可信的?
她以前聽她外公說過,老爺子當年在國民黨軍隊裡當兵,後來當了逃兵以後只是為了共產黨軍隊的一碗麵條就加入瞭解放軍
她現在覺得手中的《潛伏》開始有點亮點了,她繼續看下去,等她看到餘則成到了軍統天津站,然後組織上派來了一個叫做翠平的很“二”的女人後,徐曉燕開始覺得這書搞不好有戲。
這個翠平出來以後,明顯就是一個為了喜劇色彩而創作的角色。這個練過功夫、槍法如神的翠平土到掉渣,不講衛生,不會用馬桶,不適應吃西餐、打麻將的官太太生活,還強烈要求離開,二人在生活細節和性格上也衝突不斷。
光是這樣的套路,徐曉燕就覺得像是遊刃有餘的大師出品,但是明明這個“郭敬明”又是個新人,再加上之前的沈紅星也很給力,難道這年頭的新人都這麼強力?
隨著情節漸漸展開,徐曉燕看到1946年1月,國共雙方開始“軍調”。餘則成發現中共派來的軍調人員中竟然有左藍。餘則成把軍統在中共代表身邊佈下的監視特務名單交給左藍,並公之於眾,首戰告捷。
這個時候徐曉燕漸漸發現了《潛伏》中的另一個亮點,這就是辦公室政治。書裡開始漸漸展示老謀深算的吳站長的種種心機。
這個年代能這麼光明正大把辦公室政治寫在小說裡的作品不多,看到這裡徐曉燕甚至覺得這個叫“郭敬明”的作者肯定是個40、50歲的中年人,他帶著大半輩子對生活的感悟才能寫下這麼真實的情節吧?
接下來小說中左藍和馬奎互射身亡,左藍的犧牲讓翠平第一次看到地下鬥爭的殘酷,開始慢慢理解餘則成的潛伏工作,兩人漸漸有了默契。李涯出於私怨找餘則成一同對付陸橋山,而餘則成則利用這個機會幾經爭鬥,陸橋山被迫調走,餘則成晉升為天津站副站長。
徐曉燕看到這裡感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