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3/4 頁)
卻從中得到了無盡的好處。李振直接答應了下來,和魏源一起出了九州日報,乘坐馬車抵達醫院。
此時,醫院已經修建好。
因為大雨的事情,醫院中人滿為患,每層樓的每一間房屋都住滿了傷患。李振進入醫院走了一圈,慰問了患病的百姓。其中的小部分是因為房屋垮塌受傷的,大部分是因為大雨造成傷寒感冒之類的,所以醫院中患病的人非常多。
這些百姓見到了李振,激動無比。
甚至,有的人熱淚盈眶。
對這些普通的百姓來說,很多時候見到當官的立刻就要下跪行禮,還不敢出聲不敢發笑,不敢有絲毫越禮的舉動。尤其是當官的人大腹便便,鬧滿肥腸,穿得人模狗樣的還挺著一個大肚子,擺出一張臭臉像是誰都欠了他錢似的。
然而,李振給他們的感覺卻不一樣。
李振面目俊朗,滿面笑容,說話隨意。說到高興的地方,還哈哈大笑,很親切很輕鬆,彷彿是鄰家的鄉親聊天。
李振這樣的動作,讓百姓感到了真切的關懷。
魏源一直跟在李振的旁邊,看著李振隨性自然的和百姓聊天,知道李振是發自肺腑的。他活了大半輩子,臨到晚年能遇到李振這樣一個能從諫如流,能親民愛民,還有能耐的官員,所以盡最大的努力幫助李振。
兩人走完了醫院,又前往安置百姓的地方。
站在臨時安置點的百姓都是家境普通的,像范家那樣的大族在城中也有宅子,直接就住進去,不會等著官府安頓。李振走入安置百姓的地方,親切的和百姓交談,仔細的詢問百姓的吃、穿、住等問題,得知百姓能吃得飽穿得暖,心中也安心了。
從百姓的笑臉上,李振也能看出百姓沒有問題。
李振在安置百姓的地方走了一遭,讓百姓記住了這個曾經深入前線救援百姓的官員。百姓很淳樸,李振對他們好,他們都記在心中。魏源和李振離開後,李振回了提督府,魏源卻急匆匆返回九州日報的報館。
今天的事情,魏源是要刊載出來的。
他先是把李振為了百姓推遲成親的事情寫出來,利用報紙宣傳出去。旋即,再著重的宣傳李振前往醫院慰問寧百姓,前往安置百姓的地方檢視百姓的情況。最後還有李振曾經冒雨救援百姓的事情,足以渲染出李振的形象。
魏源下足了血本,要把李振的形象樹立起來。
一個為國為民,一個關心百姓疾苦,一個為了百姓能淡漠生死的官員,一個還能擊敗洋人的官員,漸漸的浮現了出來。
ps:第三更;第四更可能比較晚。
第392章 九月二十五,成親
廣州的雨,嘩啦啦的往下傾斜。
城中,積水越來越多。
百姓心中擔憂,都嘆息這年景不好,竟然出現了這樣的瓢潑大雨。百姓們搖頭嘆息的時候,魏源撰寫的九州日報的報紙刊發了出來。這一次印刷的數量足足是一萬份,是魏源專門請了匠人連夜趕工製作,還請了四十多人分佈到廣州的地面八方,把印刷的報紙發出去。
這一次是發報紙,不是賣報,純粹是送報的。
魏源免費撰寫稿子,免費耗費一萬張紙張印刷,還出錢請人趕製報紙,還請了人散播訊息,並且整張報紙的版面都是關於李振的事情,花費了魏源無數的心思。
一萬份報紙,半上午散佈完畢。
關於李振的訊息,源源不斷的傳出。只要百姓得知了李振的事情,肯定會大肆談論。在百姓口口相傳下,李振將會成為廣州百姓談論的焦點。
安置百姓的住處,有著無數無家可歸的百姓。
魏源特意囑託送報的人,一定要把報紙送到這裡。當五十份報紙送達後,能讀書認字的讀書人大聲朗讀,把魏源的文章讀完。一個個百姓聽完後,全都是熱血沸騰。尤其是聽到李振竟然暫時推延了皇帝賜婚,大受感動。
不久前,他們才面對面的和李振聊天。現在,卻得知了李振為了他們付出了這麼多,心中有激動也有興奮。
“李提督真乃大丈夫,竟然為了我等推延婚事。”
“是啊,是啊,李大人真是好人。”
“我給你們說,李大人來探望的時候,還專門和我家男人說話的,詢問了我們家的情況。李大人很好說話,是一個好官。唉,李大人也真是的,成親是一輩子的事情,不能馬虎,怎麼能這麼兒戲呢?縱然是成親,我們也不會說什麼的。”
“要我說,李大人就該這麼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