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2/4 頁)
後一個窟窿,傷口大,造成的傷害也大。普通匕首刺中後,卻是一條縫隙,除非你用力攪動,才能加重傷口。這一點,可以直觀的看出來,看了後就能有大致的瞭解。”
眾人連連點頭,因為這是事實。
李振又說道:“魯少川親身感受了,肯定明白使用不同的武器,受到的阻力是不同的。三稜刺刺入身體後,因為三面有著血槽,抽出的時候不會有阻力,能夠一氣呵成的抽出來。匕首抽出來的時候,會有一種滯澀感,像是被夾在裡面,要用力才能抽出來。”
魯少川腦袋像是小雞啄米般點頭,連連說道:“真是這樣的,感覺大不一樣。”
楊班侯、黃士海等人聞言,眼睛都亮了起來。
武器刺入身體裡面,然後抽出來,必定會有一個用力拔出的過程。李振設計出來的武器卻是不受阻礙,大大的提高了殺人的效率。
試想一下,雙方武藝相當並且拼命的時候。一旦武器都插在對方的身上,三稜軍刺卻是瞬間拔出然後第二次出手,對方卻不可能,立刻就拉開了差距。
李振伸手指著豬舍裡面的豬,又說道:“再看看傷口,以及留出來的鮮血。”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望去,卻見被三稜軍刺刺中的豬身前已經是佈滿了一大灘血泊,奄奄一息處在瀕臨死亡的邊緣。至於被匕首刺中的豬雖然也很痛苦,流淌出來的鮮血卻不是太多,沒有那麼嚴重,還不至於死亡。
這時候,幾個人都想到了其中的奧妙。
楊班侯立刻說道:“大帥,尖刀營計程車兵是精銳,經常要執行單獨的任務。我認為,先給所有的尖刀營士兵配備三稜軍刺,增強他們的戰鬥力。”
魯少川卻道:“楊小子,你傻啊。你現在不是尖刀營的人,要為自己的兵考慮。”
楊班侯眉頭一挑,才反應過來自己不在尖刀營了。
看來,還是有些不習慣啊!
李振沉聲說道:“關於三稜軍刺的問題,製作過程很慢,還要加入一些不同的金屬,暫時是不可能推廣開來的。就按照楊班侯的說法,暫時裝備尖刀營計程車兵。至於你們這些個軍中的主將,一個人配備一柄武器。”
魯少川眼珠子滴溜溜轉動,心中卻考慮著多撈幾把。李振讓幾位將領明白了三稜刺的威力後,才帶著幾人返回書房。
李振說道:“大致的事情已經說完了,現在只剩下募兵的問題。我們連續擊敗洋人,又擊敗了髮匪,軍隊已經有了一定的名氣,尤其是上海的百姓得知募兵,肯定會踴躍參軍。到時候可能會人滿為患,所以你們要提前做好準備,務必要精,不要濫竽充數。”
黃士海大聲道:“請大帥放心,末將一定會處理好募兵的事情。”
事情商議完,幾人便離開了。
此次,每一個人都是喜笑顏開的離去,每個人都升官了,都成為了李振麾下屈指可數的主要人物。李振處理完後,又是朝後院行去,直奔芷蘭的院子。
ps:三更完成;
第200章 轉折點
咸豐四年,對於建都南京並改名為天京的太平天國來說,無疑是諸事不順的一年。這一年,北伐的太平軍失去了咸豐三年的銳氣,連戰連敗。
實際上,早在咸豐三年冬天的時候,北伐軍就已經開始出現了頹勢。
和清軍相比較,林鳳祥、李開芳等人所率領的太平軍更善於運動作戰。因為運動作戰的優勢在於可以使太平軍吸收沿途各地的流民,增加兵員的儲備,並且收編各地的武裝。同時,再以接連不斷的戰鬥來培養士兵的經驗和素質,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
這樣的戰鬥模式,像滾雪球般迅速的擴大自身實力。
然而,在咸豐三年的冬天,形勢急轉直下。
由於天氣寒冷和各地府衙的防範,林鳳祥和李開芳的部隊嚴重的缺乏糧草和彈藥,只能在天津附近原地駐紮,想熬過這個冬天。然而,清軍卻抓住了這個機會,將停下來固守待援的太平軍團團圍住,死死的咬住出現頹勢的太平軍。
局勢不利,太平軍被迫在咸豐四年正月初八向南突圍,退至河間縣的束城。
太平軍還沒有站穩腳跟,清軍已經殺來了。
無奈之下,太平軍又退往阜城。
還沒到阜城,北伐的太平軍再度被清軍包圍起來。已經如同喪家之犬的太平軍早已失去了當初的銳氣,岌岌可危。
時間回到咸豐四年,正月初七。
東王楊秀清得知了林鳳祥、李開芳等人被圍的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