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部分(第2/4 頁)
建造工程的監督小頭目,隸屬建工處,每100天輪班一次,128個小地獄,差不多每天要巡視兩到三個,一個週期下來巡查兩遍以上。
黃道生跟著差蒲輾轉於各個地獄中,很是大開眼界。
比如說四殿五官王下屬的木石土瓦壓小地獄,需要的刑場地方很大。
這個地獄容納的靈魂很多,但是因為木石土瓦的傷害不夠大,所以在同等酷刑量相同的情況下,在這裡煎熬的時間需要的更多。
刑具木石土瓦容易解決,冥界可以就地取材。
樹木是砍不完的,斷了一根瞬間就會再生。
石土更是隨便挖。
瓦片的製作稍微複雜一點,在這裡,不是現代實用的石棉瓦或者是紅土磚瓦,更不是彩鋼,其實完全沒有技術含量,不過耗時較長,生產的效率不高。
地獄中的瓦片用的是當地隨意挖採的粘土,攪拌白色石灰粉,用水稍微和均勻了,就成了一種粘合度比較高的泥狀物。
苦工們鋪上一層編織的竹篾片。將瓦泥厚厚的覆蓋在竹篾片上,自然陰乾,就成了一大塊可以遮雨防漏的古代石棉瓦。
送入地獄刑場中,配合著其他的木樑,石塊,土塊,正好是一片竹篾瓦壓倒一個靈魂,不會不足,也不會浪費。
差蒲在巡視到這裡時,說道:“五官王的地獄中。這裡最為繁瑣。瓦片太難成形。陰乾效率太低,並且需要用大量勞役做竹篾片的編織。你可有辦法改良?”
黃道生一時興起,自告奮勇地說道:“請差蒲大人放心!小人在這裡逗留一日,必能找出改良方法。”
差蒲滿意點頭。將軍營監督工頭交付讓黃道生指揮。自己繼續巡邏下去。約定七日後再回。
黃道生領了尚方寶劍,很快就做出一項大膽的改良。
竹篾片糊泥是最老式的做法,一旦陽光暴曬。冬日冰寒,竹篾上的泥層會破裂剝離,所以後世大多是採用燒製瓦塊,甚至是直接鋼片造型,一勞永逸。
不過這裡不需要多麼結實的瓦塊,只需要高效,速度快,產出高就可以了。
黃道生選擇的是燒製瓦塊。
做瓦塊有幾道工序,打土,攪拌,製坯,燒製,其中打土和攪拌現在有地獄苦工做這個,和成泥漿糊竹篾的就是,前兩樣工序就不用變了。
而製坯和燒製,一個是模具的製作,還有一個是燒製的方法。
沒有制瓦機,製坯只能另想辦法。
黃道生試著利用起來砍下的樹幹和毛竹,樹幹選擇幾乎同樣粗細的一截,被挖出凹字型的淺槽。
毛竹選擇竹節距離幾乎一樣的部分,用彎曲的半片毛竹卡在樹幹淺槽中央,儘量做到嚴絲合壁,即使有漏縫,也不會太影響。
在毛竹外面填上一層粘土泥,每個竹節就是天然的分界線,短暫的凝固後,拉起毛竹,有些穩固的粘土泥就會脫離下來,變成一個個制好的土坯。
土坯在靜置一天後就可以燒製了,被送上一層圓塔狀的鐵架上。
地獄炎火在圓塔堆中燃燒,略微灼燒,土坯中的水分就會被帶走,變成硬瓦塊,接下來就可以被拖入地獄刑場,供木石土瓦小地獄使用。
黃道生做出的改進就是在製坯和燒製上面,解放了大量製作竹篾的勞役,以及將制瓦設計成了流水線。
篾片需要砍竹,劈絲,編制,砍掉這個工序,將這些勞役全部轉到填土,分離毛竹這兩方面上。
工藝簡單粗暴,比一條一條編制竹篾片要快多了,效率當然是大大增加,可以徹底解決怎麼增加勞役人手,也不會極大提升產能的問題。
在差蒲第二次回來後,一套比較完善的示範流水線已經開始執行了,生產出來的磚瓦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地獄火爐附近,利用永不停歇的地獄火緩慢燒烤烘乾。
勞役們動作迅速流暢,每個崗位都有恰到好處的人手,不會過多臃腫,也不會出現斷檔跟不上。
差蒲問了:“這些瓦塊和竹篾瓦有什麼差別?”
黃道生恭恭敬敬的說道:“回大人。竹篾瓦面積太大,從編織到糊泥成形,耗時耗工,而且在木石土瓦地獄中,竹篾瓦不易破碎,有一定的張力和保護能力,影響到此獄的行刑效果。”
黃道生提起一片竹篾瓦,再托起三塊瓦片,分析道:“大人!竹篾瓦打在身上不疼不癢,還可以保護木土和尖石,而瓦塊直接砸在靈魂身上,或者是破碎之後的尖刺稜角,都可以增加行刑的效果。所以在監工軍曹的幫助和指導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