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算有技術含量的問題。
第六十九章 來龍去脈(四)
秦元輕咳一聲,解釋道:“這個是秦某的疏忽,下面我來講解一下,大人的這兩個問題吧。”
“首先是第一個問題。正如大人說的那般,大漁村在東,小漁村在西,按照常理,李老四應該在西側,屬於小漁村的地方打魚,不應該出現在那個地方。可是有一個問題,我們必須要考慮到,李老四作為一個平凡的漁夫,他的想法,一定是從最實際的地方出發的。”
“在瞭解李老四的想法之前,秦某給大家說一下關於捕魚的一些小知識。小時候,秦某在河邊長大,所以秦某非常清楚,立秋過後,河裡的水溫不在上升,而是開始緩慢下降。這個時候,河裡的魚開始了第二個黃金生長期,這個生長一直會持續到十月底左右。”
“有經驗的漁民都知道,養魚如養豬。魚的生長,也分階段性。通常,魚從三月份到七月份,以生長骨架為主。八月到十月,這三個月,魚以長膘為主。所以,一年當中,八月和十月,對於漁夫來講,是最為重要的三個月。”
“風暴來臨的時候,乃是十月中旬,正是河裡的魚長膘的時候,熟知這一切的李老四,當然不可能在那個時候,在大漁村的西側捕魚,因為那個時候捕魚,會損失很多。所以李老四選擇去了大漁村的東側,也就是劉大力捕魚在往東的地方,去捕魚。他這麼做,是想讓西側河裡的魚在生長一下,等到十一月初,在進行捕撈,好多賣一些錢,補貼家用。”
“這裡面還牽扯到一點,就是李老四為什麼不去小漁村西側往西的地方去捕魚,反而繞這麼遠呢?”
秦元頓了頓,繼續道:“其實這不是李老四不想,而是小漁村的地理條件條件不允許他這麼做。”
“當日秦元去小漁村的時候,在當地一個老伯的指點下,正好找到了李老四平日裡停船的地方,那是一個橋洞。那個橋洞下面有很多的大石頭,將水流分成了數股,是一個停船的好地方。但也正是因為那些大石頭,擋住了漁船的去路,讓漁船無法透過西行。所以,李老四隻能繞那麼遠,去大漁村的東側去打魚。”
“所以,那日李老四去大漁村東側打魚,然後作為一個老漁民,他敏銳的察覺到,天色有些不對勁,就趕緊往回趕,可惜風暴來勢兇猛,在回來的過程中,李老四正好撞上了劉大力船破落水,也就是我們剛剛說的那一幕。”
“諸位,對於秦某的這個分析,有問題嗎?”
屋內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同時搖了搖頭。梅知縣輕嘆一聲,撫須讚道:“秦元啊秦元,你這一番分析,說的本縣是心服口服啊,雖然沒有親眼所見,但是本縣敢斷言,這定然是李老四心中所想無疑!因為你的這番分析,符合人性。”
說道這裡,梅知縣輕嘆一聲,懷念道:“小時候,家父也會走到很遠地方去砍柴,這件事情一直困在本縣心中好久,直到今天,聽了你的這一番講解,才明白當日家父的想法啊!”
“雖然一個是砍柴,一個是捕魚,但是這兩者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啊!”
聽到梅知縣的誇讚,秦元只是微微一笑,轉頭對著李源問道:“李源,關於秦某對令尊大人那日行為的分析,你可有話說?”
李源輕嘆一聲,拱手讚道:“秦先生,李某佩服,無話可說。”
“秦元,那第二點啊,為什麼李老四的船沒有破呢?”秦元剛才那一番精彩的分析,已經讓梅知縣心血來潮,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後續的發展。
秦元微微一笑,開口道:“那是因為李老四的船體,使用的是上等的杉木,韌性強,堅固耐用,所以在那場風暴中成功的挺了下來。而劉大力的船體相對脆弱一點,在加上年代久遠,沒有專業的維護,所以,在那場風暴中,不幸犧牲了。”
梅知縣一愣,反問道:“就這麼簡單?”
秦元無奈的聳了聳肩,輕聲道:“就是這麼簡單。”
聽到這個答案的瞬間,梅知縣臉上的表情相當精彩,一陣紅一陣白,彷彿上一秒還在雲端,下一秒卻跌到了懸崖。
秦元輕喝一聲,將眾人的思緒拉回來,開口道:“現在讓我們繼續剛才的分析,李老四將劉大力拉上船之後,發現劉大力的懷中緊緊抱著一個罈子,或許也有可能是兩個,但是不可能再多了,根據當日的風暴級別,我個人更傾向於,劉大力的懷中只抱了一個罈子。”
“而且就在上船後不久,李老四發現劉大力懷中的罈子內,藏著價值不菲的財寶,這個時候,關鍵點來了,見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