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1/4 頁)
鳴鑼夫、鼓夫按著7聲鑼、1聲鼓的節奏,鳴鑼開道。吹鼓手吹吹打打,皂隸們排好全副儀仗,浩浩蕩蕩隨同官轎前進。
其實按照規矩,長官第一晚應該先到城隍廟燒香,齋戒宿廟,獨自睡在城隍廟的宰牲房。官眷則先進入內衙。不過這個規定自從洪武年以後,就已經是名存實亡了。
秦元作為新官,總是要從東門而入的,這叫紫氣東來。這一路上衙門的書吏衙役預先在進城的道路上設3批迎接的隊伍,“頭接”、“二接”、“三接”,場面很壯觀,至少秦元是覺得很稀奇,因為畢竟是第一次親身經歷。
這個時候,孟雪等女眷的大轎,直接被送到了縣衙的內衙。
秦元的官轎,到了衙門口,向南轉半圈,這叫“兜青龍”。這個時候,衙門的六扇大門已經全部開啟,秦元的官轎一直抬到大門內才下轎,秦元全套公服,朝儀門一跪三叩首;再進儀門,登丹陛,傳頭梆、二梆、三梆,升暖閣,向北三跪九叩首,朝拜公座,“叩謝聖恩”。
以上這些程式在進行時,每一步都有州縣官學的禮生在旁邊高聲唱贊。拜完了印,秦元就要抖自己的威風了。將禮生送到月臺,由西階下去,秦元就傳令擊點“升”,皂隸趕緊擂響三通“升堂鼓”,秦元踱到公案後坐下,滿院的皂隸、民壯齊聲高喊,一齊揮舞水火棍,幾次三番,這叫做“排衙”,算是趕走了一切祟氣。
到了現在,最主要的流程就已經走完了,接下來就剩下升堂和拜賀了。
“王進喜。”
“有。”
“劉有才。”
“有。
秦元首次升堂的第一件事就是“畫卯”點名,秦元手拿硃筆,縣丞、主簿、縣蔚、六房典吏一一點到,對方達到之後,秦元就會在卯冊上判一個“日”字。
待點名結束後,就是接受官吏的拜賀。
縣丞、主簿、縣蔚、典吏上前叩頭,秦元起立拱手答禮;以下六房書吏一房房上來叩頭,秦元不用動,坐在原地安坐受禮就可以了。至於衙役們,只遠遠的在集體叩頭。
點完名、受完禮,上任儀式就算結束了。
這時秦元要在二堂擺席,參加酒宴有縣丞、縣尉、主薄、衙門頭頭司吏們。酒過三巡,這些人就得識相地退出。書吏、衙役們退出,秦元退入內衙,這一場戰鬥,總算是結束了。
內衙。
“要本縣說,這規矩也太多了些。”秦元順手接過雪兒遞過來的溫茶,一屁股坐在太師椅上,連連抱怨道。
“大人,這些都是前人留下的規矩,壞不得!”吳雄趕緊一擺手,掰著手指頭認真道:“而且大人這只是上午的儀式,下午還有去祭祀衙門裡的鬼神,首先要拜的是衙門大門院落裡的土地廟,其次是內衙院落的宅神、門神、灶神。。。。。。。”
看著吳雄不斷的數下去,秦元頓時頭都大了,立刻擺手道:“停停停!哪有那麼多破規矩,這裡本縣最大,所以本縣說的算。”
聽著吳雄嘴裡蹦出來的一些莫名其妙的鬼神,秦元直接將這個舉動,從內心的斃掉了。他說什麼,都不會將這些鬼神,一個個拜過來的,太尼瑪折騰人了!
此外還有一件事,讓秦元感覺很是窩火,那就是縣衙!剛才他在進來的時候就發現了,縣衙門前的兩個石獅子,其中一隻已經是面目模糊,完全看不出來是獅子,另外一隻的兩隻前爪,也是破碎掉了。同時,衙門的兩道六扇門,雖然還堅強的挺在門上,但也是歪歪斜斜,上面的油漆也是剝脫的乾乾淨淨。
這說好聽點,是個衙門,說難聽點,就是半個衙門。
好不容易進到院子裡,那地上也是坑坑窪窪,走個路都不讓人安生!而且在路上,秦元還發現其中一篇宅院已經化成了灰燼,殘垣斷壁橫亙在那裡已經不知道多少年了,竟然沒人管。
要是也就如此,秦元也就咬咬牙忍了。可是那公堂,差點就把秦元嚇尿了。
看著那大堂上搖搖欲墜的頂樑柱,秦元只覺得如坐針氈。以後要讓他在這種大堂升堂問案,秦元自認沒有這麼好的心理素質。
就拿現在來講,秦元坐在太師椅上,只覺得屁股上硬邦邦的,渾身都不得勁。
“看來這衙門,說什麼都要修一修了,本縣可不想睡著睡著,被一隻老鼠爬上了床!”秦元一臉不憤,恨恨的說道。
看著秦元一臉不爽的樣子,孟雪遲疑了一下,小聲道:“相公,話雖如此,可是自古以來,都是官不修衙的啊!”
第一百四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