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頁)
城遷移到離自己的地盤更近的地方去,這樣劉寵可以更容易在暗地裡對朝政進行控制,又不會引起別的諸侯的覬覦之心,等將來實力壯大了,劉寵就可以更進一步——挾天子以令諸侯,用天子的名義討伐那些不肯臣服的諸侯勢力。
“宣陳王劉寵覲見!”一個公鴨嗓般的聲音在耳畔響起,劉寵迅速地望那個宦官望了一眼,迅疾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拾級而上。
其實這也是獻帝死要面子,明明就是個破茅草房,非要弄得好像真是在以前那高大地宮殿裡一般,召見劉寵地儀式一點也不願意精簡,好似要透過這繁瑣的儀式來消磨劉寵地意志一般。
等進入了那臨時的大殿,劉寵不禁有些啞然失笑,裡面的陳設之簡單,就連現在陳國普通的人家也不如,連几案都是東拼西湊的。
今天召見劉寵,來的都是幾個獻帝的心腹,有太傅楊彪,楊彪年紀很大了,經過這一年多的顛沛流離,身形已經變得十分消瘦,他的兒子楊修也站在身後,楊修年紀不大,但滿臉的傲氣,對於劉寵的致意也只是微微點頭,比他老子還高調,惹得劉寵在肚子裡罵他難怪會被曹操一刀給宰了。除了楊彪父子,在座的還有劉寵的老朋友尚書鍾繇了,另外還有一員頂盔貫甲的武將,雖然他努力想好表現出一股彪悍的氣勢來,但卻不怎麼成功,身形在典韋和許諸面前,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差太多了,劉寵細數還在又能得到獻帝信任的武將也就只有國舅董承了。
“臣參見陛下!”劉寵跪拜下去,向著獻帝行參拜大禮。
“愛卿平身!”劉協的聲音傳到耳中,雖然他努力地想要表現出自己九五之尊的威嚴來,但那聲音還是一下子出賣了他。“謝陛下!”劉寵照本宣科,眼神瞄向跪坐在上首的劉協,正好劉協的目光也向他望來,兩人眼神一觸即分。
那是雙無助而迷茫的眼睛,劉寵心裡閃現出這麼一句話來,這也難怪劉協乃是董卓所立,無論是董卓當政,還是在李郭,又或是韓邂楊奉之輩手中,他都是一個傀儡,從來沒有真正地執掌過大權。
現在面對又一個強勢的臣子的時候,雖然他想要先聲奪人,但那可怕的陰影如同幽靈一般又佔領了他的心房。
“愛卿斬韓邂,驅楊奉,拯救朕於水火,不知愛卿想要何賞賜?”劉協打破了沉寂,開口詢問道。
“臣不敢,匡扶漢室一直是臣的心願,此次能幫助陛下,驅除小人,乃是臣的本分,無須賞賜。”劉寵推辭道。
其實劉協除了一個天子的名份之外,可以說是什麼也沒有了,劉寵已經是王爺,爵位上不可能再加了,財物的話,現在劉協的財產還沒有劉寵的多,既然都沒有,那就只好開空頭支票了,反正朝中那些什麼大將軍,大司馬,大司空之內的職位還多得很,另外那些食邑的地方反正都不受自己控制,就一併賞給劉寵了也沒關係。
“陳王有功於社稷,朕安能不賞。”
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劉寵的食邑再增加了譙郡一地,不過譙郡現在還在郭貢的手裡,要拿回來,還需要武力去奪取。不過劉寵只是需要一個戰爭的藉口就夠了,對他來說,天子只要沒有落到別人手中就是最大的勝利。
“愛卿!不知汝何時回國?”劉協小心翼翼地問出了這個最關心的問題,俗話說請神容易送神難,有劉寵這麼強勢的人在自己一旁,劉協總是擔心他成為董卓第二。
“臣正要向陛下提議。這幾日來,臣觀洛陽一地經董賊劫掠,已經殘破不堪,沒有得力之人治理數年,根本不能再做我大漢之都,所以還請陛下考慮早日遷都。”劉寵建議道。
“萬萬不可,洛陽乃是我朝興盛之地,前番遷都長安,幾乎葬送了我大漢的國運,如今好不容易回來了,千萬不能再遷!”楊彪反對道。
“太傅此言差矣,此一時彼一時也。如今皇上了眾位大臣在此,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繼續生存下去都十分艱難。還不如尋一處富足之地,暫為國都,等將來洛陽恢復了,再搬回來不遲。南陽魯陽之地,背靠我大漢龍興之地南陽,易守難攻,加之故孫將軍當年討伐董賊曾經屯兵如此,房舍甚多,所以可以暫時為都。此地和臣治下潁川頗為接近,臣願隨時支援朝廷糧草用度。”劉寵繼續勸說道。其實這遷都的動議,朝廷中早就有人起了此心,但如果遷到某個諸侯領地之內,劉協又害怕被人繼續控制,所以一直就守著個殘破的洛陽不放。此時見劉寵願意出錢出糧,那心思又活泛起來。
幾人有討論良久,終於同意了劉寵的建議,暫時遷都魯陽,劉寵也慷慨解囊,願意獻糧三萬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