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部分(第1/4 頁)
張宏沒有在意二王爺的這些反常,他望著自他身後而緩緩駛出的那不到兩百重騎,頭也未回道:“小可離京時陛下所賜,本以為這支力量不會用在這處,但眼下看來卻是不得不用了!”
說話之間,由楚一為守的重騎已然是在逼近了洛陽東城門
大唐最為強悍最為輝煌的鐵甲重騎再一次的露出其猙獰面目,而當這支特屬於張宏的逆天力量對上十倍甚至二十倍於他們數量的騎兵之時,便絕對稱得上是驚天動地的大戰!
東宮之爭 第三百零六章 平定
東宮之爭 第三百零六章 平定
戰火瀰漫的洛陽城牆下,那些已經撕殺了大半夜的兵士們皆是早已疲憊不堪,此刻渲染在他們面上的堅毅以及凌厲大多都是在靠著一股意志力在支撐著,因此,當他們這些個接近油枯燈滅的兵士們注意到洛陽城東門正在緩緩開啟之時,起初確實有那麼幾分僥倖式的欣喜,他們真的以為東城門的開啟乃是預示著在他們一夜的浴血之後,洛陽城終於放棄了抵抗,他們也終於再一次的存活了下來。
然而,這種欣喜僅僅剛浮現在他們心頭還沒有機會爬上他們的臉上便瞬間潰散。
此刻,伴隨著洛陽城東門的緩緩開啟,自城門內顯露而出的並非他們預料中的官員文書,而是一列列戎裝在身的精悍騎兵!
儘管兵士們並不能直接看到城內門的情況,但就他們所能看到的一點便已足夠讓他們臉色慘白到無以復加了,因為那些騎兵的數量就這麼一眼望去顯然至少在千數之上,而面對如此數量的騎兵,哪怕是兵士們還未曾經過一夜的撕殺,精力也正值充沛之時,那也得須要數倍於騎兵的數量才勉強可以抵擋,更別提此刻的他們基本上已經是接近了虛脫!
興許是極度的疲憊,或許也是因為看到那些騎兵之後的膽寒,洛陽城牆下的薛崇簡大軍已經有一部分兵士在不知不覺間丟下了手中的兵刃惶恐與絕望瀰漫全軍。
“都還楞著做甚?!此時若不能。衝上牆頭,那我等哪還有生機?!”大軍之中其中一位才略不淺的將軍人物顯然是察覺到了士兵們的舉動,他暴喝著,爾後也不等那些兵士反映過來,隨即便向著城牆之上攀殺而去。
片刻,也是這位將軍的聲音落下,。首先反映過來的是他身旁的那些兵士,他們匆忙間也根本是不敢再有猶豫,隨著將軍便向城牆之上殺去。
但這同時,本已漸現不支之態。的城牆守軍在城門大開之際也終於知道了大將軍的安排,士氣一度大盛。
城牆下的朝廷大軍抓緊一切時間向城牆上攻殺。試圖爭取生機,而城牆上的守軍則是拼命抵擋,試圖為騎兵爭取時間來徹底剿滅這城牆下的朝廷大軍。這一時間內,攻城戰不可避免的再一次陷入僵持白熱化階段。
不過,無論是城牆上的守軍還是城牆下的朝廷大。軍,在這等危機時刻顯然都忘卻了一件事情,他們好象並沒有注意到在那東城門開啟之後,城內的騎兵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內衝殺出來,他們也好象確實是貽誤了戰機
貽誤戰機,並非是因為這支騎兵的領軍將軍是。如何的不智,事實上親自率領這洛陽城最後一支絕對力量出來迎戰的並非他人,而正是大將軍李奴,以其久經沙場的戎馬人生看來,他應當不是一個會貽誤戰機的人。
李奴便就處於。城門之下三千騎兵的正前方,他雖然沒有完全採用範慎範大公子的策略留下五千騎兵,但總歸還是願意相信範公子,所以先前當他下令開啟城門之時,確實是感慨於範大公子的算無遺策以及他的英明神武,就眼前局勢看來似乎三千騎兵也足夠讓這城下朝廷大軍潰敗連連了。
然而,他的感慨伴隨著城門的完全大軍便也逐漸消散,轉而全部化為對範慎範大公子的無限敬佩,再也不會感慨自己英明神武的李奴也終於意識到,三千騎兵是真的不夠,若有五千之數那應當還可一戰。
鐵甲重騎。
李奴瞠目結舌而望著眼前那一隊全身籠罩在黑甲之內的百餘騎兵之時,腦中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這一點,儘管他也很想說服自己,告訴自己鐵甲重騎早已成為了大唐的歷史根本不可能在此出現,但可終究還是說服不了眼前的事實。
那不是鐵甲重騎又是什麼?
任李奴再如何的殺伐果斷驍勇非凡都不可能在見到這傳聞中大逆天騎兵之時也依舊保持著理智保持著清醒,所以他貽誤了戰機,所以他沒有在第一時間內衝出洛陽城。
而如果李奴在見到這鐵甲重騎之後並沒有現在的忌憚以及猶豫,而是選擇了毫